汉中市政府网

  • 中  文  名: 汉中市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hanzhong.gov.cn
  • 地        址: 汉台区民主街43号
  • 服务热线: 0916-2626492
  • 分        享:
汉中市政府网

汉中市政府网简介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南郑、梁州、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境内洋县生存有全国一级保护鸟类、“世界珍禽”——朱鹮,故又被称为“朱鹮之乡”。现辖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勉县、西乡、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区10县。

  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自然环境与物产非常丰富。拥有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强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汉中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源头。

  民国以前

  夏至西周,境内有褒国。先后属梁州、雍州。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公元前312年,秦始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区),西汉初迁至西城(陕西安康市汉江北岸中渡台)。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晋太康十年(289年)改设汉国,不久即废。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境内设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并侨置秦州及70多侨县。隋初,境内仍置梁、兴、洋州,后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下设梁、兴、洋、集4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汉中属山南西道,道治设于南郑(汉中);天宝元年(724年)设汉中郡、洋川郡、顺政郡;后又改为梁州、洋州(今洋县)、兴州;兴元元年(784年)改梁州为兴元府,道、府同治于南郑,开中国历史上用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先河,兴元府地位同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据有汉中,仍设兴元府及洋、兴2州。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内置兴元府及洋、兴2州,属峡西路。熙宁五年(1072年)设利州路及所属兴元府,治所均设于汉中。利州路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东路治设于兴元(汉中),西路治设于兴州(略阳);后利州东、西路几经分合。元代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为府,设汉中府。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府、兴安府(今安康市)。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废陕安道;2年(1913)2月,废府、州、厅制,州及厅改称县。三年(1914)1月,设立汉中道,治设于南郑,领陕南25县:南郑、褒城、沔县、城固、洋县、西乡、镇巴(定远厅改名)、佛坪、略阳、宁羌、留坝、凤县、安康、岚皋、石泉、汉阴、宁陕、洵阳、紫阳、平利、镇坪、白河、镇安、商南、山阳。

  民国十七年(1928),废汉中道,各县直隶于省,境内有南郑、城固、洋县、沔县、西乡、镇巴、宁羌、略阳、留坝、佛坪、褒城11县。二十四年(1935),省在汉中设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南郑,辖南郑、褒城、沔县、略阳、凤县、留坝、洋县、西乡、佛坪、城固、镇巴、宁强(1942年由宁羌县改名)12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5月后,关中及西安解放,国民党陕西省军政机关南逃汉中。9月,汉中分设东、西两专员公署,东署驻城固,辖东6县,西署驻沔县,辖西6县,至解放。

  建国之后

  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后,设立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1950年3月3日,陕南行政公署(简称“陕南行署”)由湖北郧县迁驻南郑市,下辖商洛、两郧、安康、汉中4个分区,直辖南郑市。汉中分区,辖南郑县(政府驻铺镇)、城固、洋县、佛坪、镇巴、宁强、沔县、褒城、留坝、西乡10县。1950年5月,将宝鸡分区的凤县划入汉中,县城由凤州迁双石铺。

  1951年2月,撤销陕南行署,设立省政府南郑区专员公署,行政区为南郑专区,辖南郑市及南郑、褒城、凤县等12市、县。

  1953年1月,划出宁强县的张家桥、唐家坝、孙家岭、李家坝、水田坪、黎坪、元坝子、禅家岩、五郎坝、板苍坝、小褒城、挂子山乡,褒城县的钢厂、大河坝、云河、纸房,南郑县的庙坝共17乡,设立黎坪中心区,区政府驻元坝子,直属南郑专区。1月,又将沔县的漆树坝、小河庙,房家湾3乡划入黎坪中心区。

  1953年6月,南郑市改由省直辖;10月,南郑专区改称汉中专区,南郑市更名为汉中市,归汉中专区辖。汉中专员公署为陕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1958年11月,撤销南郑县,并入汉中市;撤销佛坪县,辖区北部(秦岭主脊以北)划入盩厔县;中、南部并入洋县;东部并入石泉县;撤销黎坪中心区,辖区分别并入宁强、沔县;撤销褒城县,辖区并入沔县和汉中市;撤销留坝县,辖区北部并入凤县,柴关岭以南的江口、留坝两公社划归汉中市。此时汉中专区辖汉中市及城固、洋县、西乡、镇巴、宁强、凤县、沔县、略阳县。

  1960年12月,凤县划入宝鸡专区。1961年8月,恢复南郑县(驻地迁于周家坪)、留坝县、佛坪县。佛坪县原秦岭以北地仍归盩厔县。1964年5月,汉中市改为汉中县。9月,沔县改名为勉县。

  1968年9月2日,成立汉中专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行政权力机构;1969年1月,汉中专区改为汉中地区,行政领导机构改称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6月,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汉中地区行政公署(简称“汉中行署”),为陕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县未变。1980年7月,改汉中县为汉中市(县级)。

  1995年,汉中地区辖汉中市及南郑、城固、洋县、佛坪、西乡、镇巴、勉县、宁强、略阳、留坝县。

  1996年2月21日,国务院通知,汉中地区改设为汉中市,6月6日,正式对外办公,7月18日,庆祝召开地区级汉中市成立大会。原汉中市改为汉台区(县级)。

  位置

  汉中市地处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属中国西南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界秦岭主脊,与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为邻,南界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毗连,东与陕西省安康市相接,西与甘肃省陇南市接壤。东经105°30'50"~108°16'45",北纬32°08'54"~33°53'16"。最大直线长度东西为258.6公里,南北为192.9公里。

  地貌

汉中市境北部秦岭势如屏障,最高峰在洋县活人
坪梁顶,海拔3071米,其它较高的山峰有佛坪县光头山2838米、洋县摩天岭2603米、留坝紫柏山2610米、勉县光头山2606米,一般山体海拔为1000~2000米。南部米仓山(又称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镇巴县箭杆山,海拔2534米,较高山峰还有南郑县铁船山2468米、红山2367米、光头山2389米,一般山体海拔在1000~1500米;

  汉中市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371.2米。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冲积平原,汉中盆地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约5~30公里,汉台区附近最宽为25~30公里;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性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75.2%(其中低山占18.2%,高中山占57.0%),丘陵占14.6%,平坝占10.2%。

  气候

  汉中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北有秦岭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气候温和湿润。

  气温:区内气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年均气温14℃。西部略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年均气温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均气温低于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

  降水:汉中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形成全年降水的暖湿空气,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其次是西太平洋。夏季,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孟加拉湾水汽沿西南低涡下部的西南季风北上,经西藏、云南及四川西北部到达本区上空;西太平洋水汽随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东南气流输入本区上空。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主要是蒙古高压)控制,多西北季风,形成寒冷干燥少雨的天气。春秋为过渡季节,春暖少雨,秋凉多雨,气候湿润。地面植被、水库、河流、田园等所蒸发于空间的水汽参与降水甚微。来自西南、东南的暖湿气流受巴山、秦岭阻隔,使得区内雨量充沛,但由于两山位于西南气流的路径上,由于中低层云系的水汽系统辐合,以及地形抬升和山地垂直影响,使本区南北承接水汽不等,降水量分布悬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1700mm之间。其中南部米仓山最为丰富,成为陕西之冠。

  湿度:整个汉中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态势,基本呈南大北小。汉江平坝、巴山山地70~80%;秦岭山地73%。一年中冬春两季较小,夏秋较大。9、10月为全年之冠,均在80%~86%;冬季(12、1、2月)三个月汉江平坝、巴山山地为75%~80%;秦岭山地58%~66%。

  风:区内年均平均风速介于1-2.5米/秒之间。鲜见大风天,年均不到2天,周边郊县则有不同。

  水文

  汉中市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在水系组成上,主要是东西横贯的汉江水系和南北纵穿的嘉陵江水系。汉江,又名汉水,古称沔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中市位于汉江上游。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西乡等县(区)境,横贯汉中盆地,是汉中水系网络的骨架。汉中市境内汉江干流长277.8公里,占汉江全长1532公里的18.1%,流域面积19692平方公里,占汉江全流域17.43万平方公里的11.3%,占汉中市总土地面积27246平方公里的72.3%。

  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汉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干流由北向南,纵穿略阳、宁强两县的西部山地,为过境大河。境内流程141.7公里,流域狭长,西宽东窄。市境内属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条,流域面积7554平方公里,占汉中市总土地面积的27.7%。

  1949年12月~1958年,汉中县以下设区及县辖镇,区下设乡或管理区及镇;乡镇下设村。1958年9月~1982年,县以下设区(除佛坪县不设区外),区下设人民公社,公社下设大队,大队下设生产队。1982年以后,公社改为乡,县下设区(除佛坪县不设区外),区下设乡、镇,乡镇下设村,村下设村民小组。

  从2010年7月开始,汉中市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集中进行撤乡并镇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后,汉中市由原来的22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80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共撤并46个乡镇。

  截止2011年6月,汉中市共10个县区,180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129个城镇社区,2798个村委会。

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

  汉中油菜花(2张)

  间为汉中盆地。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着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52%,林草的植被率达60%,这在中国也是不多见的。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生物

  植物:秦巴山区多原始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截止1995年10月,已发现汉中市境内有2942种植物,分属种子、蕨类、苔藓、地衣、真菌和藻类,计7门、282科、1160属植物。其中仅种子植物就有166科、958属、2564种,分别占到中国科(166/291)的57%、属(958/2940)的32.6%、种(2564/24300)的10.6%。汉中是中国最大的天坦群落所在地。森林覆盖率达51.2%,植被覆盖率56%,林地面积居陕西省第一,活立木蓄积量8781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

  动物种群:汉中地区位于古北界动物区系和东洋界动物区系的交汇处,南北动物兼有,动物种群组成丰富。其间生存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中国大鲵(娃娃鱼)等。朱鹮已经成为汉中的城市象征(市鸟)。汉中地区野生脊椎动物计有:鸟类335种,属17目、51科,其中留鸟155种,夏候鸟91种,冬候鸟28种,旅鸟61种;哺乳动物137种,属7目、27科;两栖类动物24种,属2目、7科;爬行类37种,属3目、9科;鱼类109种,属6目、15科。

  汉中四宝:汉中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生活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的“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这四种珍稀动物,一直被誉为“汉中四宝”。这“四宝”是“中华聚宝盆”的最佳注脚,这是汉中生态环境无比优越的见证,其中“四宝之首”的朱鹮为汉中市“市鸟”。

  矿产

  汉中市位于秦岭构造山带域扬子板块两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是中国西部有利成矿带之一,是陕西省重要的矿产富集区。已发现矿产资源四大类十二小类9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2种,矿产地293处,其中大型矿床47处;中型矿床81处,小型矿床113处,矿点52处。

  截至2005年底,汉中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有27种矿产,140个矿区,保有储量潜在价值1357.06亿元。列入全省前三名的有19种矿产,其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1303.62亿元,占总量的96.06%。其中有13种矿产居陕西省首位,6种列陕西省第二位。锰矿、镍矿、溶剂石灰岩、冶金用石英岩、化肥用蛇纹岩、石膏、石棉等12种矿产,保有储量占全省的100%。钒矿、玻璃用石英岩、饰面大理岩等6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各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列入中国前十位的矿产有9种,分别是:玻璃用石英岩、石棉、及海泡石居第三位;化肥用蛇纹岩居第四位;冶金用白云岩居第五位;镍矿及冶金用石英岩居第七位;锰矿居第八位,膨润土居第十位。

  综合

  2013年,汉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1.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7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97.68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06.34亿元,增长9.5%。全年人均生产总值为25769元。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20.2%、45.1%和34.7%。同2012年相比,一产比重下降1.0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2.6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

  农业

  汉中,自古以农桑为第一大产业,虽有优越的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但因生产力低下而发展缓慢。解放后,党和政府重视发展农业,加大改变农业基本条件的步伐,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使农业生产长足发展。到90年代,已基本解决了困扰汉中农民几千年的温饱问题。

  汉中发展农业生产尤其种植业条件较好。早在7500年前后,先民已在此种植水稻。西汉初年,兴建了“山河堰”等水利工程,出现了稻麦盈畴的景象。东汉中期的古墓内,发现稻田养鱼的红陶模型。西汉隋唐至近代,不断兴修水利,屯兵垦田。加之,交通阻隔,受外界干扰较小,种植业一直比较稳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粮经作物,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清乾隆后期到嘉庆年间,周边移民及灾民涌入汉中,人口激增,玉米、洋芋等传入汉中,山坡地上大量毁林种粮,粮食产量空前增长,促进了农村经济的一时繁荣。

  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西安一些机关、学校内迁来汉,带来了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和良种。1938年,成立南郑专署农业推广所,开始推广棉花、小麦良种,建立省农业改进所陕南农场,开始进行引种和农业试验研究,促进了汉中种植业的发展和提高。

  1949年12月汉中解放后,经过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兴修水利,引进优良品种,改进耕作方法,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50年代末,即人民公社初期,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错误做法,接着又遇到自然灾害,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61年后,经过调整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中,推行“以粮为纲”,农业内部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再次受到干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不断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调整农村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全地区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2006年,汉中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1%。2006年粮食总产量116.89万吨,粮食亩产257公斤,全年油料总产14.50万吨,下降1.3%。2006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4.71万公顷,增长0.3%。

  2013年,汉中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305.0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74.26亿元;林业产值12.74亿元;牧业产值102.68亿元;渔业产值4.2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18亿元。“猪、药、茶、菜”四大主导产业产值191.7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62.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03.86万亩,粮食总产102.66万吨。其中,夏粮24.08万吨,秋粮78.58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24.67万亩,油料总产18.48万吨。

  工业

  清以前,汉中的工业基本是以家庭私有制为基础的私人手工业作坊,独立经营,自生自灭。民国至解放前,以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业为主。解放初期至1965年,经历个体经营向集体合作、发展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转制。1965年至80年代初,以全民所有制工业和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为主。之后,个体经济和私营工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至1995年,全区形成以国有工业为主导,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并竞相发展的工业格局。

  2006年。汉中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58.00亿元,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01.71亿元,增长23.3%;汉中实现工业增加值76.04亿元,增长17.3%,其中:国有及年主营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9.87亿元,增长20.5%。

  2013年,汉中市完成工业总产值976亿元,比2012年增长25.1%。其中,规上工业完成产值856.10亿元,增长25.6%。规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14.15亿元,增长27.5%,重工业完成产值641.95亿元,增长25.0%。

  商业

  2006年,汉中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38亿元,增长14.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66.27亿元,增长14.2%;市的零售额27.23亿元,增长17.0%;县及县以下零售额46.15亿元,增长13.0%。

  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4.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1.36亿元,增长1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69亿元,增长13.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17.63亿元,增长15.8%,餐饮收入30.42亿元,增长8.3%。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731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84%。其中,出口6699.7万美元,增长27.49%,进口615.6万美元,增长261.48%。

政府网站查询

  • 选择省份:
  • 选择城市:
  • 选择区县:

天气预报 更多>>

汉中天气

  • 今日
    高温 25℃
    低温 18℃
  • 明日
    高温 27℃
    低温 18℃
  • 后天
    高温 27℃
    低温 1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网 > 陕西政府网 > 汉中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