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气的由来 有关节气的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8 11:01:35 阅读:0 栏目:百科/常识

导语:每个节气代表着不同的气候、物候、时候,通过观察节气的到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变化。那么,关于节气的由来是什么?有关节气的来源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关于节气的由来

冬至节气

由来是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从考古中发现的出土文物考证,中国西汉时期就已经采取节气注历了。汉代著作《周髀算经》一书,就有八节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大都表示气候变化,物象差异,与农业结合得十分密切。因此,当时从八节二十四节气上就可以掌握季节的变化,决定对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与收割了。

立秋节气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称“日短至”、“短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中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由于2000年来,中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的价值

二十四节气具有时间标记和时季转换的提示意义。对二十四节气的标注和使用,意味着中国在与世界节奏保持一致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和元素。

不仅如此,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本身即将时间的流转与气候、物候的变化相关联,其中有8个反映了季节变化(即二分二至和四立);5个反映了温度变化(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7个反映了降水变化(即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4个反映了物候变化(即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因而具有鲜明的时季转换的提示意义,这是公历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