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政府网

  • 中  文  名: 章丘市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zhangqiu.gov.cn
  • 地        址: 双山街道府前街1号龙泉大厦
  • 服务热线: 0531-83213030
  •         

章丘市政府网简介

  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市区东50公里处,北纬36°25′-37°09′,东经117°10′-117°35′之间。西邻济南市历城区,东连淄博市,南交泰安、莱芜市,东北与邹平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县相望。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37公里,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市治明水,城区面积23.5平方公里。

  胶济铁路、济青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经十东路、章莱路、潘王路、0九路纵横贯通交错,四通八达。济南国际机场位于章丘境内,半小时车程可达京沪、京福高速公路,3小时车程可达青岛港口。

  【地质】南部属鲁西隆起区,北部为济阳凹陷区,属旋扭性构造鲁西系的外旋层部位,南北向与北西向压扭性断层发育。这些断层的垂直错动与水平侧移,严重破坏了古代沉积地层的连续性。特别是文祖断层,两盘南北向位移15公里,使断层两侧在地形、地质和地下水源等方面,形成显著的东西差异。地质构造形成普遍为单斜岩层,以块断为主,褶皱少见。岩层走向北西60°,倾向北东30°,倾角7°~13°。各地质时代的地层发育齐全。山区自南而北分布为变质岩、石灰岩、页岩、煤层、火山喷出岩等,丘陵河谷和冲积平原则广泛分布泥岩,下部为淡水灰岩,上部为砂砾石层及各种土类。

  【地形】地处泰沂山区北麓,与华北平原接壤,长城岭绵延于南,长白山矗立于东。地形自东南向西北倾斜。自南而北依次为山区、丘陵、平原、洼地,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0.8%、25.9%、30.7%和12.6%。最高峰为南部的鸡爪顶,海拔924米;最低处系北部辛寨乡朱家洼一带,海拔15米。

  【行政区划】

  章丘市辖6个街道、14个镇:明水街道、双山街道、龙山街道、枣园街道、埠村街道、圣井街道、官庄镇、辛寨镇、曹范镇、普集镇、相公庄镇、绣惠镇、刁镇、水寨镇、垛庄镇、文祖镇、高官寨镇、白云湖镇、宁家埠镇、黄河镇,908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00.8万。

  【历史沿革】

  商代,东、北部为蒲姑国。商末,西部为谭国(都今龙山镇城子崖)。

  春秋时期,先后为谭国和齐国诸侯封地赖邑、宁邑、台邑、崔邑。战国,属田齐。

  秦,属济北郡。

  西汉,属青州部济南郡(治东平陵城)。汉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县称阳丘(治回军镇,绣惠镇回村)等。

  东汉时,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菅县、猇县,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猇县并入东朝阳县。

  魏晋时期,东朝阳县属乐安国。

  南北朝刘宋,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齐郡。

  北齐,废朝阳县置高唐县(治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高唐县迁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博州亦有高唐,改为章丘县”,取县北山章丘为名。

  唐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南道齐州济南郡。

  宋、金,属济南府。

  元,属山东东路西南道济南路总管府。

  明、清,皆属济南府。

  民国初,属岱北道。民国3年(1914年),改属济南府。

  1945年8月,划为章丘、章历2县,属泰山专区。

  1950年4月,两县划归淄博专区。

  1953年9月,章历县并入章丘县(治旧章丘城,绣惠镇驻地),划归泰安专区。

  1958年8月,县治迁明水。同年11月,泰安专区撤销,属济南市。

  1961年5月,泰安专区恢复,又划归泰安专区。

  1979年1月,复属济南市。

  1992年8月,撤章丘县设章丘市(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