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江阳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jiangyang.gov.cn
  • 地        址: 大山坪街道星光路6号
  • 服务热线: 0830-3123854
  •         

江阳区政府网简介

  泸州市江阳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沱江交汇处。东连合江县,南接纳溪区,西邻宜宾市江安县、自贡市富顺县,北以沱江为界与泸县、龙马潭区相邻。是中外闻名的“泸州老窖特曲”发源地,素有“川南重镇”、“酒城”等美誉,自古为云、贵、川、渝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物资集散地,是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阳区还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2014年,江阳区幅员面积649平方公里,辖10个镇、8个街道。区政府驻地大山坪街道星光路6号。

  《春秋谷梁传·禧公二十八年》:“水北曰阳。”因治所在长江之北得名江阳区。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春,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辖包括泸州在内的大片土地。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封赵相苏嘉为江阳侯国,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治今江阳区)属益州犍为郡。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阳郡。西晋时,仍置江阳郡。南朝宋、齐时,置东江阳郡。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建置泸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仁寿中升为泸州总管府。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武德三年(620年),置总管府,武德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北宋泸州泸川郡置泸川军节度,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宋、元之际,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元朝,属重庆路。明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直隶四川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年),直隶四川布政使司。清嘉庆七年(1802年),泸州置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属永宁道。1949年12月,泸县解放。1950年,泸州市成立,先后隶属川南行署、隆昌专区、泸州专区管辖。1960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消泸州专区,泸州市归宜宾专区管辖。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地辖泸州市改为省辖泸州市。同年5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原宜宾专区泸州市改为泸州市市中区,划归省辖泸州市管辖。1995年12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泸州市市中区更名为江阳区。

  行政区划编辑截至2014年,江阳区总面积649平方千米,辖8个街道、10个镇:南城街道、北城街道、大山坪街道、邻玉街道、蓝田街道、茜草街道、华阳街道、张坝景区街道、泰安镇、黄舣镇、弥陀镇、况场镇、通滩镇、江北镇、方山镇、丹林镇、分水岭镇、石寨镇。

  自然地理编辑地理位置

  江阳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沱江交汇处。地理坐标东经105º8ˊ52"~105º40ˊ38",北纬28º26ˊ18"~28º54ˊ57",东西长5l.3千米,南北宽25.4千米。江阳区地处城市中心半岛,距省会成都230公里,距重庆市132公里。

  地形

  江阳区地貌由浅丘、平坝、河谷组成。平均海拔高度280米。海拔最高点石棚镇雪顶山,高度649米;最低点弥陀镇沙鱼,高度220米,相对高差429米。地形呈哑铃状,属盆地浅丘区,具有"八丘一坝一分水"的地貌特征。

  水文

  江阳区境内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左纳沱江。较大的河流还有倒流河、鱼子溪等溪河。沱江发源于四川盆地北部的九顶山,是长江左岸流域全部在四川境内的一级支流,沱江流域也是四川省内惟一的“非封闭型”流域。倒流河发源于江阳区分水乡,流经龙车、兰田、棉花坡等乡镇注入长江。全长50多公里,蓄水量110万立方米以上。因河流自东向西注入长江,与一般的江河流向相反而得名。

  气候

  江阳区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春秋暖和,夏季炎热,冬无严寒,霜雪极少,日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18.2℃,最高气温39.6~41.9℃,极端最低气温-3~1.1℃。年均日照1348.9小时,年均降雨量1187~1228毫米。江阳区内多西北、西南风,平均风速1.2米∕秒,最大风速15米∕秒。江阳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霜雪极少,光热水同步协调,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日照1258小时,平均降雨量1207mm,无霜期348天,极端气温多在0℃以上,温、光、水、热资源的分布与经济作物生长发育同步,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编辑土地资源

  江阳区内土壤主要是水稻土、紫色土、新积土和黄壤。水稻土、紫色土占耕地土壤面积的93%。中偏酸性土壤居多,土壤深度在40厘米~60厘米之间,沙壤适宜,肥力较高,宜种性强。

  矿产资源

  江阳区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以下六类十二种:有色金属矿产铜,贵重金属矿产金,非金属矿产膨润土、铸型砂岩、水泥粘土,铸型砂岩,水泥粘土等;能源矿产天然气、石油,建筑材料建筑石材、砖瓦原料、河砂、卵石等以及矿泉水。

  水资源

  江阳区水资源丰富,长江斜贯中部。年平均降水量1207毫米,地表水资源量2920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699万立方米。

  植物资源

  江阳区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树种资源较为丰富。主要的乡土乔木树种:青冈、香樟、桢楠、柏木、马尾松、桤木、千丈、苦楝、香椿、垂柳、黄葛树等。引进树种:湿地松、桉树、兰考泡桐、水杉、法国梧桐、意大利杨树等。经济林木树种:花椒、油桐、核桃、棕榈、桑树。果树:桂圆、荔枝、广柑、桔子、桃子、李子、杏子、梨子、枇杷、核桃、葡萄及引进的苹果、晋枣、梨枣等。灌木:马桑、黄荆、刺梨、火棘(救军粮)瓶兰花(金弹子)、胡颓子。竹类:慈竹、黄竹、斑竹、西凤竹、毛竹等。地被物:芭茅、小芭茅、蓑草、蕨类、苔藓等。药用植物:杜仲、半夏、薄荷、茴香等。

  野生动物资源

  江阳区野生动物物种及数量较少。野生动物以蛙类、蛇类(乌梢蛇、红黄蛇、菜花蛇等)和鸟类(乌鸦、喜鹊、猫头鹰、啄木鸟、斑鸠、竹鸡、麻雀、阳雀等)为主;随着江阳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白鹭种群和数量正在迅速增加;还有少量的野猪、野兔、野鸡、野鸭、獾和松鼠等野生动物。

  人口民族编辑人口

  截至2011年末,江阳区总人口为64.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74万人,农业人口36.38万人。男性人口32.3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50.4%,女性人口31.8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49.6%。据公安部门资料计算,江阳区人口出生率为10.6‰,死亡率为6.7‰,自然增长率为3.9‰。居住在江阳区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57.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11万人。

  民族

  江阳区以汉族为主体,共有37个民族,其中有36个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布衣、朝鲜、壮、满、侗、瑶、白、土家、哈尼、黎、畲、拉祜、纳西、仫佬、仡佬、锡伯、水、彝、东乡、傣、羌、阿昌、佤族等36个少数民族成份,2819名少数民族人口(男性1197人,女性1622人)。人口较多的集中在回族731人、苗族463人、彝族314人、土家族227、满族258人、藏族156人。另有贵州和四川北川特有的青衣族和芜族2个民族各2人。

  经济概况编辑综述

  江阳区夜景2013年,江阳区实现GDP(地区生产总值)318.0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1.3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10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79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80元,同比2012年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10398元,同比2012年增长13.3%;实现进出口总额4103万美元,同比2012年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同比2012年上涨2.3%;金融运行总体平稳,2013年12月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2012年增长15.0%、20.5%。总体而言,全区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第一产业

  2013年,江阳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6亿元,比2012年增长4.2%,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比2012年增长4.2%、5.6%、2.6%和7.7%。粮食产量和生猪出栏稳定增长,粮食产量达到20.74万吨,全年出栏生猪29.64万头,猪肉产量达到2.10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80.8%。江阳区重点发展蔬菜、高粱、水果三大特色产业,2013年蔬菜、高粱、水果累计实现产值11.12亿元,比2012年增长12.8%,其中蔬菜产业优势明显,种植面积达14.92万亩,实现产值10.35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35.6%,对农业产值的贡献率为82.2%,拉动农业产值增长3.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2013年,江阳区实现全社会工业增加值188.74亿元,比2012年增长11.1%,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4%,拉动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61.32亿元,比2012年增长1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全年白酒、机械、建材三大支柱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51.9亿元,比2012年增长12.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个百分点。酒类、机械、建材行业分别较2012年增长12.6%、8.3%、6.0%。

  第三产业

  2013年,江阳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13亿元,比2012年增长11.7%,增长速度比2012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8.6%,比2012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79亿元,比2012年增长14.8%。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00.42亿元,比2012年增长14.7%;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0.37亿元,比2012年增长15.1%。从行业结构看,批发和零售业引领全区消费市场,实现零售额100.56亿元,比2012年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0.2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9%。从大类商品销售看,化妆品类、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类商品零售额增长位列前三,增速分别达到63.5%、49.2%和43.4%。

  交通概况编辑航空

  泸州蓝田机场位于江阳区蓝田街道。截止2014年9月,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贵阳、杭州、厦门、海口、南宁、西安、长沙、稻城亚丁航线,即将开通丽江航线。2013年旅客吞吐量达44万人次,同比增长41%。2014年1-5月旅客吞吐量已达29.6万人次,同比2013年增长82.3%。

  公路

  江阳区境内交通发达,水陆纵横。全区公路总长度808.6千米,长江、沱江水域123千米国道321线、泸赤(水)路、泸自(贡)路、泸宜(宾)路、泸合(江)路、泸纳(溪)路以及隆纳高速公路、泸宜高速公路、泸渝高速公路等,与区内的众多的乡村公路融汇成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

  水运

  江阳区境内有黄金水道长江、沱江穿境而过,建有泸州港,四川第一个直立式综合码头座落在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