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区政府网

  • 中  文  名: 东坡区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dp.gov.cn
  • 地        址: 苏祠街道下西街79号
  • 服务热线: 028-38221300
  •         

东坡区政府网简介

  东坡区古称眉州,是眉山市市辖区,位于眉山市西南方向。2013年总人口86万人,面积1331平方公里,辖15个镇、8个乡、3个街道。东坡区是中国脐橙之乡、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中国泡菜之乡。东坡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处岷江中游,北距成都67公里、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南到乐山、峨眉山60公里。是眉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东坡区因旷世文豪苏东坡而得名。眉山建置,始于南齐建武三年(496年),初置齐通左郡(496年)。

  南梁普通年间(520-527年)改称齐通郡,并置齐通县。太清二年(548年)设青州。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青州为眉州,辖齐通、青城两郡,治所不变。恭帝二年(555年)齐通县改称通义县。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废齐通郡,建安乐县,属眉州。建德元年(572年)改眉州为青州,随即恢复齐通郡,将安乐县改称齐通县。大成元年(579年)改青州为嘉州,治所通义县。隋开皇(583年)三皇废郡存州。第二年,改齐通县为广通县。仁寿元年(601年)废通义县,改广通县为通义县,属嘉州。大业二年(606年),改嘉州为眉州。后撤州建眉山郡,郡治龙游。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眉山郡,复置嘉州。第二年,从嘉州分置眉州。天宝元年(742年)废眉州改置通义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废通义郡恢复眉州,属剑南道西川。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通义县为眉山县,属眉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眉山县,归眉州直隶。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眉州为眉县,属嘉定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眉县复升为眉州,直隶属四川布政使司。民国二年(1913年)废眉州,复置眉山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改属建昌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1月设眉山专区,属川西行政公署。1953年3月5日撤销眉山专区,眉山县改属乐山专区。1997年8月26日设眉山地区,眉山县归眉山地区直隶。2000年7月撤销眉山地区设立地级眉山市。2000年12月20日,撤销县改东坡区(县级)。

  行政区划编辑2013年东坡区辖14个镇、8个乡、3个街道:苏祠街道、大石桥街道、通惠街道、松江镇、多悦镇、象耳镇、白马镇、太和镇、悦兴镇、富牛镇、思蒙镇、崇仁镇、尚义镇、万胜镇、崇礼镇、秦家镇、永寿镇、修文镇、复盛乡、土地乡、金花乡、复兴乡、柳圣乡、广济乡、三苏乡、盘鳌乡。

  东坡区东坡区位于北纬30°04~'33.65",东经103°50~'54.46",面积1331平方公里。区境位于总岗山与龙泉山之间,属成都平原经济圈,是省会成都的卫星城市,北距成都67公里、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南到乐山、峨眉山60公里。

  地形地貌

  东坡区区境地势西北高东南角低。该区最高点为万胜镇的梧山,

  海拔948.5米,最低点为永寿镇境内岷江的筏子渡河心,海拔391.4米,其间相差557.1米。区境以平坝和阶地为主,分别占总幅员面积的48.43%、33.31%,其余为浅丘、深丘和低山,分别占总幅员面积的9.82%、3.32%和5.12%。东坡区山脉有象耳山脉、蟆颐山脉、文家坳山脉、长楸山脉、三峰山脉等五条过境山脉。

  气候

  东坡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少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温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318天,年平均降雨量1057.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193.8小时。

  水文

  东坡区境属岷江水系,境内河流呈树枝状分布,主要有“一江四河”:岷江,过境段长35.15公里,宽500米至650米,水域面积23平方公里。思蒙河,区境段全长38.85公里,宽75至105米。醴泉河,全长66.87公里,宽20米至50米,年均流量5.67立方米/秒。鱼耶江河,区境段全长24.3公里,河宽146米至156米,年均流量5.67立方米∕秒。王店子河,区境段长15.8公里,河宽110米,年均流量0.4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矿藏主要有钙芒硝、石膏、泥炭、建筑石料及沙金。钙芒硝集中分布于多悦(前郑军)、秦家(前正山口)、多悦、盘鳌、万胜、广济等乡镇。工业远景储量100亿吨以上。石膏储量约3亿吨,分布于岷江东面的富牛、崇礼、金花、复兴等乡镇。

  水资源

  2013年,东坡区地表水资源量为6.4187亿立方米,地下水净储量为2.37亿立方米,年均总水量为15.8957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2009年末,该区森林覆盖面积3.5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0%。马尾松占林区总面积80%以上,另有少量柏、杉。

  人口民族编辑东坡区2013年总人口86万人。东坡区境内居住有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

  交通编辑东坡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位列发展的核心地带,占据其中工业大道、岷东大道;成昆铁路、成乐高速公路、省道103线、成—绵—乐城际轻轨纵贯全境,遂资眉高速公路、省道106线横跨东西。高速公路成乐高速公路:北起成雅高速青龙场互通立交,沿线经彭山县、东坡区、青神县、夹江县4个市县,南止乐山辜李坝,全长86.834km。全线于1996年3月开工,历时3年,于1999年11月完工,1999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遂资眉高速公路:起于遂宁市罗家湾附近,接遂渝高速公路,止于眉山市洪雅县止戈镇唐埃山,接在建的乐雅高速公路遂宁-资阳段:该段高速公路全长约122.9公里,遂宁段41.8公里,资阳段81.1公里,全线于2009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建设工期3年。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全长437.7公里,按照规划年内将开工,预计2015年完工。该高速将经过蒲江、东坡、仁寿、简阳、中江、德阳、什邡、都江堰、大邑、邛崃再接蒲江,串联整个成都经济区。该段高速全长约127.254公里,拟设计时速100公里,双向六车道,总投资153亿元。于2013年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通车。铁路东坡区境内铁路有一条:成昆铁路,该铁路线是成都通往昆明的必经之地。

  经济编辑概述

  2013年,东坡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94亿元,同2012年比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39.4亿元,同2012年比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3.6亿元,同2012年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3.7亿元,同2012年比增长27.4%,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1.7亿元,同2012年比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3.16亿元,同2012年比增长3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9.6亿元,同2012年比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0079元,同2012年比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3556元,同2012年比增长11.1%。

  第一产业

  2013年,全年粮食总产量41.04万吨。成功举办第五届泡菜展销会,并以此为契

  机,完成农业招商和争取项目资金6.75亿元。整合涉农项目与资金,加快打造岷江现代农业示范片、泡菜原料基地示范片、白马龚村产村相融示范片三个新农村示范片。蔬菜、水果、蔺草三大特色效益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蔬菜总产值实现17.84亿元,水果实现总产值4亿元,蔺草实现总产值2.03亿元。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实现总产值24.9亿元。

  第二产业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94.69亿元,同2012年比增长11%。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加强,泡菜食品、生物医药和机

  械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52.8亿元,占该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6%。

  第三产业

  2013年,东坡区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3.6亿元,伴随沃尔玛、圣丰农商、亚马逊和五洲国际等优质三产项目相继营业,第三产业也实现了12%以上的快增长。2013年1—6月,东坡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4.88亿元,同2012年7-12月比增长13.2%,超目标任务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6.72万元,同2012年7-12月比增长13.8%,居全市第一;旅游总收入16.353亿元,同2012年7-12月比增长26%;三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37亿元,增长84.9%,比全市高34.5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为28.86%。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事业

  东坡区境内有本科院校一所: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眉山校区;专科院校两所: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眉山校区和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国家级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各一所,分别是:眉山中学和眉山科学技术学校。高等院校学校名称

  名优小吃编辑东坡饼东坡饼是黄州地方风味名点,距今有九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为苏东坡设计,由安国寺大和尚参寥试制成功。这是一种“千层饼”,系用上等细面粉做成蟠龙状,用麻油煎炸,片片如薄丝条,然后撒上雪花白糖,具有酥、香、脆、甜的特点。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遂将此饼叫做东坡饼。当地人一般用来招待远道来的贵宾,也有的逢年过节作为馈赠礼品。东坡豆腐鱼苏东坡被贬湖北黄州,初至黄州,即写诗赞美黄州为“长江绕廊知鱼美”。黄州出产一种鱼,俗名“胖头鱼”,头肥,巨口,当地人常以“胖头鱼”炖汤,传说苏东坡很喜欢喝这种鱼汤,经他改进,加入豆腐,味道更好。流传至今,成为黄州名菜。甘蔗东坡肉东坡肉是最典型不过的中国食物。加上甘蔗就更一样。甘蔗切成片,和东坡肉共同蒸制,然后,甘蔗水渗入肉中,别样的清新滋味。清汤东坡肉清汤东坡肉是古城开封的名菜之一,相传,大文学家苏东坡喜食鲜笋,称竹笋为“玉板和尚”,称赞烧笋是“惮悦味”,又将鲜笋奉为“素中仙”。在一次诗文酒会上,他赋诗一首:“无竹(笋)令人肥,无肉令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笋加猪肉。”故而竹笋加猪肉的制作方法不胫而走,在骚人墨客中流传开来,并以“东坡肉”冠其名,渐传至民间,历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