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长宁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sccn.gov.cn
  • 地        址: 长宁镇竹都大道一段116号
  • 服务热线: 0831-4622123
  •         

长宁县政府网简介

  长宁县是四川省宜宾市代管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腹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4′22″~105°03′30″,北纬28°15′18″~28°47′48″,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全县辐员面积1000.2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底,长宁县辖7乡、11镇,共269个行政村、2086个村民小组、30个社区、181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6.04万人,有汉族、苗族、彝族等9个民族。2011年,长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63亿元,比2010年增长15.6%。

  行政区划编辑截至2013年底,长宁县辖7乡(富兴乡、铜鼓乡、三元乡、井江乡、铜锣乡、桃坪乡、梅白乡)、11镇(梅硐镇、双河镇、龙头镇、硐底镇、花滩镇、竹海镇、老翁镇、开佛镇、古河镇、下长镇、长宁镇),共269个行政村、2086个村民小组、30个社区、181个居民小组。

  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

  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腹心地带,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带,东临江安,南界兴文、西与高县、珙县交邻,并紧靠宜珙铁路,北与南溪区、宜宾市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4′22″~105°03′30″,北纬28°15′18″~28°47′48″,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全县辐员面积1000.2平方公里。

  地貌

  长宁县南北两端小,中腹较大,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中北部为丘陵。地势南高北低,海拔245.9米-1408.5米。

  气候

  长宁县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8.3℃,年均降雨量1141.7毫米,日照时数987.6小时,无霜期达357多天。

  自然资源编辑生物资源

  长宁县动物资源物种多样、区系组成复杂,有脊椎动物369种和亚种,分隶属于34目87科256属,其中,哺乳类61种,占全省的27.85%,鸟类154种,占鸟类总数的24.64%,两栖类和爬行类50种,占32.68%,鱼类104种,占鱼类总数的45.22%,堪称为盆南山地动物种质基因库。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较多,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金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猕猴、藏酋猴、豺、小熊猫、黄喉貂、水獭、小灵猫、斑灵猫、金猫、林麝、鬣羚、斑羚、楔尾绿鸠、领角鸮、斑头鸺遛、鹰鸮、灰林鸮、长耳鸮、短耳鸮、大鲵、鸢、苍鹰、雀鹰、赤腹鹰、普通、红隼、白鹇、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等31种。省重点保护动物有赤狐、豹猫、毛冠鹿、小鸊鷉、董鸡、红翅凤头鹃、鹰鹃、普通夜鹰、大拟啄木鸟、灰胸薮鹛、弹琴蛙、中华鳖、乌龟、宽体沙鳅、四川华鳊、厚颌鲂、短身鳅鲩、异鳔鳅鲩、华鲮、细鳞裂腹鱼、重口裂腹鱼、岩原鲤、壮体鮡、成都栉鰕虎鱼等24种。植物资源植物种类丰富,有维管植物147科、368属,1345种,其中蕨类植物38科、59属、147种,种子植物109科、579属、1198种;植被类型多样,以亚热带低山湿润型常绿阔叶林、亚热带低山常绿针叶林和亚热带丘陵低中山竹林等植被类型为主,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也有零星出现,形成了亚热带低山纯竹林生态系统,亚热带低山常绿阔叶、针叶林与竹类混交林生态系统,亚热带亚高山竹类、常绿和落叶树混交林生态系统,常形成“竹海”、“双楠”(楠竹、楠木)和“松竹”景观。植物的多样性显著,有竹320多种(含引进种),四季皆产鲜笋,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桫椤(蕨树)、银杏、红豆杉、苏铁、水杉等7种,其中桫椤成片分布的有多处,每片在1000株以上,株高1—5m。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香果树、香樟、润楠、油樟、福建柏、篦子三尖杉、鹅掌楸、峨眉含笑、楠木、红豆树、扇蕨、红椿、筇竹、野大豆、喜树、八角莲、厚朴等17种。水生生物长宁县内有大小溪河200多条和众多塘库,水域面积较大,水域生态系统复杂,水生生物约有160属,200多种,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底栖动物主要有水生昆虫、软体动物,有省重点保护鱼类10多种。菌类资源竹荪称为“真菌皇后”,是长宁重要的菌类资源,全县年产干竹荪10吨以上,最高年份达60吨,此处还有灵芝、三塔菌、鸡丝菌、乔巴菌、黄丝菌、鹅蛋菌、红菌、香菌等菌类。

  矿产资源

  长宁县蕴藏铁矿、铜矿、铅锌矿、锰矿、沙金、黄金矿等矿产,其中:铁矿系二叠系龙潭组菱铁矿,总储量1949万吨;铜矿大部分属硫化矿,含铜量2.36%,伴生金和银,已查明纯铜藏量约5310吨;铅锌矿的储量在一万吨以上,质量高,可供地方开采。县域内非金属矿蕴藏丰富,类别多样,其中盐卤属大型岩盐隐伏矿床,岩盐厚240米,置地下2000米以下,储量3515万吨,纯岩盐含氯化钠90%以上。硫铁矿主要为黄铁矿,储量共782万吨,含硫量平均18.25%,厚度1-3.6米。磷矿储量为8800万吨,属浅海相磷块岩矿点,含五氧化二磷高,有开采价值。白云石储量较丰富,含氧化镁20%,多露出地面,为川南罕见矿石。

  人口民族编辑截至2013年底,长宁县总人口46.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119人。常住人口34.22万人,城镇12.21万人,其中县城9.22万人,农村21.01万人。有汉族、苗族、彝族等9个民族。

  交通编辑长宁县县城长宁镇距宜宾机场50公里,东临长江黄金水道。宜宾港长宁香炉滩码头已建成并投入规模化运营。省道S308斜贯县境中部、北部6个乡镇,是到泸州、重庆的主要通道;S309横贯县境南部山区,是通往云南、贵州及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市的重要通道;两条省道均已建成二级公路。新宜长路是长宁通往宜宾、成都的重要干线,已建成宽16.5米双向四车道快速通道。宜泸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宜叙高速、宜威毕高速加快推进,成贵高铁已经开工,并在长宁县城附近建站,建成后长宁到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只需要一小时。基本形成了“123456”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即一码头:宜宾港长宁香炉滩码头;两高速:宜泸渝高速、宜叙高速(现新增宜威高速);三铁路:成贵铁路、渝昆铁路、宜叙铁路。四干线:省道S308线合珙路(升格为国道)、县道X097纳长路(升格为省道)、省道S309(改线为龙头—铜锣—井江—铜鼓)、旅游干线宜宾—竹海—石海;五纵:长宁—竹海—龙头—双河、花滩—硐底、下长—江南、长宁—飞泉—下长、古河—老翁—桃坪;六横:马家—下长、古河—梅白—牟坪、长宁—井江—花滩、花滩—铜锣—竹海—桃坪—底蓬、巡场—龙头、珙泉—双河—梅硐—晏阳。

  经济编辑综述

  2011年,长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63亿元,同比增长(增长基础均为2010年,下同)15.6%。其中: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7.32亿元,增长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8%,拉动经济增长0.75个百分点。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7亿元,增长24.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6.6%,拉动经济增长11.95个百分点。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61亿元,增长10.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8.6%,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22.8:49.4:27.8演进为2011年的22:53:25。与2010年相比,一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二产业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三产业比重下降2.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排序仍旧为2:3:1格局排序。2011年,长宁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8.75亿元,增长18.7%。其中:一产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3.5%;二产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26.6%;三产业增加值12.95亿元,增长11.7%。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0年的60.4%,上升至2011年的62%,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2.4%,拉动经济增长11.3个百分点。2011年,长宁县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总水平上涨5.5%,八大类商品价格七涨一降。其中:食品价格指数上涨14.4%;居住上涨2.9%;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6.2%;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1.2%;家庭设备用品价格下降2.5%;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上涨3.1%。2011年,长宁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99亿元,比2010年增长23.2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3.32亿元。全社会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3.57亿元,增长13.1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8.3亿元,增长6.2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18亿元,增长162%。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2.32亿元,同比下降14.18%;第二产业投资24.53亿元,增长5.3%,其中工业投资24.52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投资28.14亿元,增长62.8%。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4.2:44.6:51.2。2011年,长宁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54828万元,同比增长47.15%。其中: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21659万元,增长32.65%;基金收入26414万元,增长133.7%;上级补助收入99963万元,增长42.1%;预算外财政收入751万元。财政总支出151907万元,增长48.9%,其中:一般预算内支出124431万元,增长41.36%。在支出构成中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交通运输、住房保障等支出增幅较快。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61.7%,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11.2%,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08.4,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07.2%。2011年末,长宁县共有金融保险机构50家,各项存款余额实现46.85亿元,增长20.1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25亿元,增长22.54%。各项贷款余额25.49亿元,增长25.74%。其中:短期贷款12.74亿元,增长20.29%;中长期贷款12.36亿元,增长31.78%。金融机构现金业务收入11.04亿元,现金业务支出16.30亿元,累计货币净投放5.26亿元。2011年,长宁县财产和人寿保险征收保险费6112万元,增长18.5%,其中农业保险954万元;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253万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农业保险赔款412万元。

  第一产业

  2011年,长宁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73亿元,同比增长3.3%。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7696公顷。其中:大春面积31677公顷,同比增长0.5%;小春播种面积6019公顷,与上年持平。水稻播种面积13376公顷,同比增长0.1%;玉米播种面积5039公顷,同比下降17%;薯类播种面积7850公顷,同比增长0.2%,小麦播种面积1414公顷,下降2.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352公顷,增长4.7%;药材播种面积89公顷,同比下降18.4%;蔬菜播种面积5181公顷,增长0.7%;烟叶播种面积623公顷,同比下降8.5%;年末实有果园面积3940公顷;实有茶园面积1657公顷。2011年,长宁县粮食产量22.3万吨,其中:大春粮食21万吨,同比下降0.2%。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8451吨,增长10.3%;烟叶产量1034吨,比上年下降5.1%;蔬菜产量14.24万吨,增长1.5%;茶叶产量0.19万吨,增长18.7%;水果产量6.5万吨,增长8%;药材产量269吨。全年实现种殖业产值9.18亿元,增长2.8%,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34.2%。2011年,长宁县出栏猪57.66万头,比上年下降3%;小家禽出栏864.69万只,增长2.6%;牛出栏1.21万头,增长5.2%;羊出栏2.5万只,比上年下降0.8%,兔出栏70.98万只,比上年增长2.7%。全年肉类总产量5.81万吨,比上年下降1.2%。其中:猪肉产量4.24万吨,比上年下降3%,占肉类总产量比重为73%;牛、羊肉产量0.2万吨,增长5.2%</SPAN>;禽肉产量1.29万吨,增长3.2%。禽蛋产量5260吨;牛奶产量219吨;蚕茧产量178吨。全年实现牧业产值13.98亿元,增长1.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48.66%。2011年末,长宁县实有水产养殖面积9090公顷,与2010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8500吨,增长7.4%。2011年,长宁县有效灌溉面积12420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8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5平方公里。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8.32万千瓦,增长7.13%,农村用电量9384万千瓦小时,增长6.96%。

  第二产业

  长宁县2011年,长宁县工业增加值实现38.31亿元,同比增长26.50%,工业生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70%,拉动经济增长11.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96亿元,增长33.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4%,拉动经济增长10.08个百分点。2011年,长宁县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8.78亿元,增长38.01%;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8.18亿元,增长29.14%,轻重工业产业比重为50.81:49.19。在全县工业产品中,原盐增长71.03%,白酒下降6.71%,人造板增长126.43%,水泥增长9.94%,发电量增长34.13%,自来水生产增长102.43%,玻璃制品下降11.99%。2011年,长宁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11亿元,增长64.71%,实现利税10.44亿元,增长48.11%。其中:利润8.12亿元,增长57.72%,税金及附加0.9亿元,下降52.48%。全县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8.28%,总资产贡献率为50.83%,资产负债率为68.98%,产品销售率为98.52%,流动资产周转率为9.61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58%。2011年末,长宁县有建筑企业14个,从业人员9688人。完成建筑业产值9.9亿元,增长8%;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08.3万平米;商品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07万平米。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2.9%,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3%。

  第三产业

  2011年,长宁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8亿元,比2010年增长18%。分经济类型看:分销售地看:城镇实现23.48亿元,同比增长18.4%;乡村实现12.30亿元,

  长宁同比增长17.10%。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1.97亿元,增长18.9%;零售业销售额27.79亿元,增长16.6%;住宿和餐饮业销售额6.02亿元,增长24.38%。2011年,长宁县完成外贸出口总额3524万美元,增长603.39%。全年累计签订市外招商项目67个,比2010年减少1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33.10亿元,增长46.93%。从资金来源渠道上看:省外资金20.02亿元,增长13.99%,占市外资金的60.48%。2011年,长宁县完成货物运输量806万吨,货运周转量38642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87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9153万人/公里。2011年,长宁县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5019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595万元,移动业务收入8994万元,联通业务收入1647万元,邮政业务收入1758万元。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0207户,移动电话用户213147,互联网用户数19300户。2011年,接待游客2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5%;实现旅游总收入28.54亿元,增长46.93%,旅游人均消费1365元/人次。旅游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90.67万人次,增长158.32%,黄金周实现旅游收入8.33亿元,旅游人均消费1088元/人次。年末全县共有星级宾馆饭店8家,床位11000个。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长宁县共有学校168所。其中:高中6所,初中22所,小学140所。在校学生人数56448人,下降0.5%。其中:高中在校生人数13072人,增长10.3%;初中在校生人数15246人,下降12.6%;小学在校生人数28130人,下降1.3%。年末全县专任教师总数3103人。其中:高中教师607人,初中教师992人,小学教师150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学率83.78%,高中升学率62.5%。全县教育经费累计支出23259万元,增长39.8%。

  科技事业

  2011年,长宁县开展科普宣传与培训,与各部门联合举办科技宣传和科技培训活动,培训达202万人次。向省市申报科技项目23项,被立项17项,其中省级科技项目5项。实施县级重点科技项目13项,申请专利25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

  文化事业

  长宁县截至2011年末,长宁县有18个文化中心服务站,1个文化图书馆,1个电影院,放映农村公益电影3720场,确定固定放映点54个。截至2011年末,长宁县共有有线广播电视站18个,转播和自办有线电视节目36套,有线电视用户数20669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9.44%。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累计完成216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新发展农村电视用户3379户。截至2011年末,长宁县有综合档案馆1个,有档案11642件,共计39691卷,存档资料9275册。大力提供优质档案服务,全年为社会各界提供档案利用服务760人次、4000卷(盒)。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长宁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4个,有医疗床位1397床,卫生技术人员878人。其中:执业医生380人。县级疾病防控机构1个,卫生防疫人员31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3人。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51%。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66258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5%,征集基金8447万元。

  社会保障

  长宁县截至2011年末,长宁县全县城乡从业人员26.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03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3.87万人。全县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95人,登记失业率3.7%。截至2011年末,长宁县纳入低保人员24106人。其中:城市8308人,农村15798人。全县低保金支出3271万元。其中:城市低保金支出1798万元,农村低保金支出1473万元。年末全县五保户人数2978人,五保金支出609万元。有社会福利院19个,收养人员680人。优抚人数2435人,传统救助人数152人。截至2011年末,长宁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488人。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5219万元,发放养老保险基金10707万元,养老基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015人,征收失业保险基金351.8万元,失业保险金征缴率达97%。支付失业保险金185.3万元。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7662人,征收医疗保险基金4582万元,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率为100%,支付医疗保险赔付金3892万元。

  历史文化编辑民间艺术

  长宁县民间艺术有:车车灯、牛灯、狮灯、龙灯、花灯等灯舞和山歌、神歌、民间花鼓调等民歌,韵味铿锵,具有典型的川南特色;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方面有划龙舟、滚板凳、蛇抱蛋、踩高跷等。

  名优特产

  长宁县特产主要有:三元枇杷、甜橙、楠竹、百味人参、妙

  长宁县三元枇杷笔竹笋、竹乡豆花、竹乡石榴鸡等。名胜古迹编辑长宁县有景区、景点110余处,主要

  蜀南竹海图片有:蜀南竹海、梅硐镇竹石林旅游区、佛来山旅游区、梅白碧浪湖、洪谟故里、三元苦竹寺、天泉湖、世纪竹园、长宁竹海自然保护区、中国竹海漂浮温泉、竹海三江世外桃源、古河七洞沟、龙头氡温泉、硐底翡翠峡、双河葡萄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