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德昌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dechang.gov.cn
  • 地        址: 德州镇惠民路66号
  • 服务热线: 0834-5202789
  •         

德昌县政府网简介

  德昌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介于东经101°54'—102°29',北纬27°05'—27°36'之间,幅员面积2284平方公里。地处安宁河谷地带,横断山区康藏高原东缘,地形复杂多样,以中山地貌为主。螺髻山和牦牛山东西对峙,老幼山居中南。安宁河北入南出贯穿全境,沿途有茨达河、老碾河等注入。南与会理、米易县毗连,西至雅砻江和盐源县相望,北接西昌市,东以螺髻山山脊与普格县分界,东南隅与宁南县接壤。德昌县因元为德州、昌州地,后置德昌路,乃合二州首字而命名。德昌县主要风景名胜有:螺髻山,王所大石墓群,魁星阁,圣心堂,字库塔等。

  中文名称德昌县外文名称DechangCounty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驻地德州镇电话区号0834邮政区码615500地理位置四川省南部面积2288平方公里人口21.6万(截止2013年末)方言彝语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攀西燕子城(凤凰城)、螺髻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等机场西昌青山机场火车站德昌站、德昌西站车牌代码川W行政代码513424目录1历史沿革2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貌▪气候3行政区划4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电资源▪植物资源▪药材资源5人口民族6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7交通概况8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社会保障9风景名胜10历史文化历史沿革编辑秦为邛都属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属越嶲郡邛都县,西魏置新定县,隶平乐郡。北周置可泉县。隋唐袭之,天宝元年(742年)改可泉为西泸县。唐末,五代为南诏国属地,有屈部、赪蜒部、巴翠部,属建昌府。两宋为大理国属地,建制沿袭南诏,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立德昌、定昌、德平3路,隶罗罗斯宣慰司。至元十六年(1279年)立德昌路民屯。至元二十年(1283年)始立军屯,发爨(cuan)、僰(bo)军人120户。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罢德平、定昌2路,并隶德昌路,置德昌路军民府,领德州、威龙州、普济州,属云南布政司。明置德昌千户所,后置德昌府,属云南布政司。旋改属四川布政司,清置德昌所,后改置巡检司。隶宁远府(西昌)。民国二年(1913年)德昌设分县,属西昌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置为西昌县第三区,属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划入西康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成立德昌设治局,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建立德昌县,属西康省。1959年并入西昌县。1962年恢复德昌县,属西昌地区。1979年西昌地区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属凉山州。

  南与会理、米易县毗连,西至雅砻江和盐源县相望,北接西昌市,东以螺髻山山脊与普格县分界,东南隅与宁南县接壤。

  地貌

  地形复杂多样,以中山地貌为主,地处安宁河谷地带,横断山区康藏高原东缘。

  气候

  德昌县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7摄氏度,年均降水1049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常年日照2147小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行政区划编辑截止2013年,德昌县辖3镇18乡:德州镇、永郎镇、乐跃镇、麻栗镇、阿月乡、前山乡、巴洞乡、宽裕乡、茨达乡、王所乡、热河乡、大山乡、六所乡、铁炉乡、马安乡、大弯乡、锦川乡、小高乡、老碾乡、大陆槽乡,以及金沙和南山两个僳僳族乡。

  自然资源编辑土地资源

  德昌县幅员面积2284平方公里,其中截止2011年,德昌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11884.9公顷。

  德昌县农田

  矿产资源

  德昌县境内有矿点矿化点近200个,矿种47种,以赤铁、镜铁、含铜菱铁、钒钛磁铁、石灰石、高岭土、硅石为多,经地质部门勘查过的矿点21个,矿种12种,特别是稀土,已探明氧化物储量72万吨。

  水电资源

  截止2011年,德昌县拥有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约40万千瓦,已开发建成投产18万千瓦。

  植物资源

  德昌县林副产品种类繁多,有食用菌和染料、药用、芳香油、油料、园林花卉等类植物400余种。

  药材资源

  已查明动植物药材上百种。常年收购中草药材30多种,以龙胆草、僧母草、黄芩、川楝子、茯苓、余甘子、金龟莲、商陆为大宗。经济林木有油茶、油桐、漆树、核桃、花椒等。果品有梨、桃、柑桔、李等。

  人口民族编辑截止2013年末,德昌县总人口21.6万人,有汉族、彝族、傈僳族等23个民族。

  经济编辑综述

  2012年,德昌县生产总值52.4834亿元,较2011年增长15.3%,增速比2011年增加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262亿元,较2011年增长4.7%,增速比2011年增加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4.3700亿元,较2011年增长25.2%,增速比2011年增加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7872亿元,较2011年增长9.9%,增速比2011年增加0.9个百分点。从生产角度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第一产业为23.0%,比2011年下降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为56.4%,比2011年提高1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20.6%,比2011年下降8.7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2.4411万元,比2011年增加3061元,增长14.9%。经济结构略有调整,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25.8︰44.9︰29.3发展为25.4︰46.4︰28.2。

  第一产业

  2012年,德昌县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现价)达到220388万元,较2011年增加26594万元,较2011年增长13.7%。其中农业产值119134万元,较2011年增加19364万元,较2011年增长19.4%;林业产值5317万元,较2011年增加2万元,较2011年基本持平;畜牧业产值87276万元,较2011年增加6513万元,较2011年增长8.1%;渔业产值5286万元,较2011年增加351万元,较2011年增长7.1%;服务产值3375万元,较2011年增加364万元,较2011年增长12.1%。

  第二产业

  2012年,德昌县全部工业总产值753251万元,比2011年增长21.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60800万元,比20011年增长21.7%。在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机制糖3355吨,比2011年增长12.7%;石墨电极产量45331吨,比2011年增长12.5%,工业硅产量6.1万吨,比2011年增长15.1%。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08544万元,比2011年增长29.7%;工业产品产销率98.2%,比2011年减少0.14个百分点;当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8926万元,比2011年增长23.9%;全年利税总额104924万元,比2011年增长25.6%,其中:利润总额80097万元,比2011年增长24.2%。2012年德昌县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社会建筑业生产完成增加值73872万元,比2011年增长31.2%。

  第三产业

  2012年,德昌县旅游总收入达25231万元,比2011年增长18.7%,旅游人次达73.3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12.2%。

  交通概况编辑成昆铁路、京昆高速公路和108国道纵贯德昌县。成昆高速铁路客运双线德昌西站在建设中(截止2014年)。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事业

  2012年,德昌县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校安工程、危房改造、校舍建设和乡镇教师周转房建设,建成三

  德昌县第三中学幼,启动建设德昌县第三中学。城区中小学生达到1.93万人,占全县中小学生的60%。投入4000余万元,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等助学政策;投入160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兑现优教奖励256万元;普职招生比4:6,初中毕业升高中实现应读尽读;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比2011年增加了50人。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100%和98%,儿童学前3年和1年入园率分别达60%和88%。

  卫生事业

  2012年,德昌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6.8%,累计接种疫苗37万人次;投入600余万元,新建和改造乡镇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40个。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0.22%,补助金额102.5万元。人口出生率13.29‰、自然增长率6.98‰,符合政策生育率96.12%。2012年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29个(不含诊所),其中医院2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004张,其中医院785张;卫生技术人员74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398人。

  社会保障

  2012年,德昌县投入3亿元,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和“十大扶贫工程”,建成乐跃沙坝和麻栗新塘民族新村,扶贫解困3000人。城镇新增就业1258人,登记失业率3.98%,在控制线4.2%以内;落实小额担保贷款10万元,促进高校毕业自主创业12人;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5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3人。“五大保险”稳步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社会保险参保率62%,2.11万人按月领取了养老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5095人,实施城乡医疗救助8252人次。五保户统筹供养1046人,其中敬老院集中供养292人。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确定应急避难场所3个。

  风景名胜编辑螺髻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中部,地跨普格、德昌、西昌两县一市,总面积2240平方公里,其中风景名胜区1086

  德昌县风景名胜(5张)

  平方公里。主峰位于德昌县境内,海拔4359米。王所大石墓群位于王所乡政府所在地西南方约400米处,据考证为西汉~战国时期的邛都夷墓葬。因该墓葬是用大石围成墓室,上方用巨石排列盖顶,故名大石墓。该墓葬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魁星阁位于县城上翔街,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38年),同治初年(1862年)太平军经过时毁于战火。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三十一年又遭火焚。宣统二年至民国元年再次重修。该建筑为条石、青砖城楼式基座,占地142.8平方米,座高7.9米,四周起卷拱,通其往来。座上起建阁楼3层,二、三层逐级上收,为六角攒尖式青筒瓦屋面木结构建筑。早年阁内曾装塑有魁星神像,供文人学子祭拜。圣心堂位于县城上翔街北端,仅教堂占地326平方米。是法国传教士光若翰在德昌(1895年)创建天主教,约在1905年后集资建成的。该教堂传承了西方教堂的风格和结构。字库塔栗字库塔(1852年)、仓圣宫字库塔(1836年)、小高字库塔(1862年)、六所字库塔(1829年)、鱼洞寺字库塔(1885年)、茨达字库塔(1870年)。这些塔形字库均为砖石砌成的仿楼阁六角攒尖式建筑,多为三重檐。

  历史文化编辑德昌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有汉、彝、傈僳、回、藏等多个少数民族,尤以傈僳族最具特色。德昌县傈

  僳族是四川省傈僳族聚居最多的县,有两个乡,总人口6000多人。傈僳族能歌善舞。过去以农耕和狩猎为主,如今男人不狩猎了,但又成了野生毒蜂的克星,他们寻找、追踪,捕捉各类野生毒蜂,并将其寄养于自己家园的房檐下、树干上、泥土中,待蜂蛹成熟,取蛹销售。傈僳族女人善编织火草麻布、手工羊毛腰带,手工缝制、刺绣的女性衣裙尤具特色。傈僳族喜爱歌舞,无论婚、丧、庆典均要唱歌(对歌)跳舞。其婚礼极具神秘色彩,入洞房须由伴郎伴娘与新郎新娘同睡一床,共度良霄。德昌傈僳族的民间舞蹈、服饰、阔食节、婚俗、葫芦笙制作、刺绣、火草织布技艺、口弦制作、民间传说等9个项目,于2011年前先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