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青年,我是祖国忠诚的儿女……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3月3日下午,激昂而又充满朝气的宣誓声,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的礼堂内传出。
当天,浦东新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开展的“红色大课堂”主题活动今年首次走进校园,用英烈的红色故事让广大师生接受红色教育,汲取信仰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红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现场,一段《戎耀浦东——十处烈士纪念设施》的介绍视频,让同学们全面了解浦东新区的烈士纪念设施。随后,来自新区烈保中心的两位宣讲员分别讲述了为挽救国家财产而壮烈牺牲的民主爱国人士黄竞武烈士,以及曾担任中共川沙县委书记领导工人农民运动的汪裕先烈士的英雄故事。
宣讲员动情的演讲,结合大屏幕上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以及一封封感人的烈士书信,诠释出先辈们为了民族大义和新中国的诞生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让在场的数百名师生深有感触。
“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历史永远不会磨灭,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肩负起‘强国有我’的责任,并且付诸于行动,在学习和生活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就读于高一(7)班的沈祺说。
抗美援朝战争中,据统计,牺牲的浦东籍烈士共390人,至今能够联系到的烈士家属仅存49位。活动现场,烈保中心向广大师生介绍了“山河无恙岁月安 皆因英烈血泪换”——我为烈士做件事“四个一”活动,号召大家加入志愿者队伍,通过为烈士“尽一份孝心、献一束花、写一封信、画一幅画”,将全社会对英雄烈士的尊崇之心送到烈士家中,看望、陪伴烈属。
“很多烈士没有照片,没有书信,可能只有一个姓名,但也值得我们永远缅怀、铭记。”高一学生季辰浩说,“我很愿意参与‘四个一’活动,去走访烈士的后人,为他们送上一束花,写上一封信。”
东昌中学党总支书记张延青告诉记者,东昌中学从2018年开始就与新区烈保中心合作,通过教师学生走进烈士陵园以及红色教育进校园的方式,把英烈的故事送到学生们的耳边,让他们打好人生底色,厚植红色基因。“这样的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将持续开展,带给学生们精神上的引领。”她说。
新区烈保中心主任齐海冬则表示,希望以红色大课堂主题活动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四个一”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更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