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高铁资讯 > 高铁 > 我省城际铁路或现磁悬浮列车

我省城际铁路或现磁悬浮列车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20-01-17 17:07:43

  安徽省发布长三角一体化行动计划2025年实现所有省辖市至沪苏浙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安徽怎样落实?《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日前正式发布,描绘了清晰路线图。行动计划范围包括全省16个市,其中,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8个市为中心区,计划期为2019~202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35年。根据行动计划,到2025年,我省中心区人均GDP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的80%,实现快速轨道交通网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所有省辖市至沪苏浙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

  [区域协调]推进都市圈同城化步伐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一圈五区”是关键词。行动计划提出,高质量建设合肥都市圈,加快发展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大力振兴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标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根据行动计划,我省将提升合肥省会城市能级,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合六经济走廊、合淮蚌产业走廊建设,积极建设合芜、合马、合铜、合滁、合桐发展带,推动都市圈扩容提质。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构建便捷的都市通勤圈、优质生活圈、功能疏解承载地。

  在深化与长三角都市圈协调联动方面,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加强与上海大都市圈对标对接,深化与杭州、宁波都市圈互动互补,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强化创新]建设长三角科创共同体

  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合力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计划提出,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着眼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为牵引,以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为重要载体,形成多点支撑、多层并进的创新平台体系。

  我省将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工程,推动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委员会,共同出资成立长三角创新发展基金,建立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常态化对接机制。

  备受关注的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也有新进展。我省将启动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工程,建设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集聚区、产学研用创新成果孵化加速转化区“四个先行区”,打造国家实验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同时,积极争创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根据行动计划,我省还将以合肥为总部,统筹各方创新力量,加快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争创相关领域国家实验室,探索国家实验室运行建设模式。加快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工程。

  [互联互通]合肥至新桥机场将建市域铁路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我省行动计划提出,建设一体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积极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

  根据行动计划,我省将畅通沿江和省际高铁通道。构建区域城际铁路网,加快推进皖江、皖北地区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强重点旅游景区之间快速连接,规划建设串联齐云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和大别山的“五山”联动快速铁路。同时,谋划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网。在合肥都市圈和南京、徐州等都市圈毗邻区域规划建设同城化通勤市域(郊)铁路,研究利用既有线路开行城际、市域(郊)列车,实现中心城区至周边主要城镇的快速联通。

  我省将实施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程。到2025年,实现快速轨道交通网基本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相邻省辖市之间、省会与其他省辖市之间1.5小时通达,所有省辖市至沪苏浙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在城际铁路建设中,行动计划提出,将开展高速磁悬浮试验线建设研究。在市域(郊)铁路建设上,将推动合肥-巢湖、合肥-新桥机场-淮南、合肥新桥机场S1线、合肥-六安-金寨、和县-南京、马鞍山-南京、南京-天长二期、滁州-南京等市域铁路研究、规划和建设。

  [优化生态]全面推行生态补偿机制

  优化区域生态系统,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我省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实施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强化更高标准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河湖水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升固废危废防治水平。

  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效显著,备受关注。行动计划提出,将全面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十大工程建设,全面推广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跨区域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标准和水质考核体系。我省将实施“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工程”,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深入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第三轮试点,在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园区建设、生态工程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和拓展生态补偿的方式和领域。

  同时,在长江、淮河流域推行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在湿地等其他生态领域推广“新安江模式”。

  [民生保障]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办理

  增强民生保障能力,我省将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在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化方面,我省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区域协作联动,促进居民异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并便捷结算。建立健全医保异地结算机制,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制度,逐步扩大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范围。同时,创新异地就医登记备案方式,探索开展异地备案互认合作,提高异地就医便利性。通过开展长三角地区异地居住人员数据交换和比对,推进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合作。

  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落户家门口,我省还将实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程,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省,围绕肿瘤、心血管、儿科、中医、创伤等重点方向,制定支持政策清单,通过合作共建、委托管理、专科联盟等方式,与上海等地国内高水平医院开展合作,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医疗中心,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根据行动计划,我省将推进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合作共建项目,实现引进国内高水平医院取得实质性进展。

  鼓励引进沪苏浙一流大学来皖

  行动计划提出,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资源,通过设立分校、整体托管、协作帮扶、学校联盟等方式提升办学水平,共建校长及教师培训联动平台,打造优质均衡的基教统一体。

  同时,支持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我省将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与沪苏浙优质高校全面合作,构建一流学科联合体,共建“双一流”大学。我省将实施“沪苏浙一流大学设立分支机构及高校合作交流推进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市引进沪苏浙一流大学、科研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发挥沪苏浙皖高校联盟作用,行动计划提出,促进四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上一篇 1月16日起武铁加开夜行高铁助力春运
下一篇 “定制列车”为旅客春运出行选择多样化

手机版 关于火车搜 源码下载 友情链接 隐私原则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4 huoches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