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容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rxzf.gov.cn
  • 地        址: 容州镇金珠街41号
  • 服务热线: 0775-5311188
  •         

容县政府网简介

  容县古称容州,地处广西东南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辖县,东经110°15′—110°53′、北纬22°27′—23°07′之间,是杨贵妃的故乡、沙田柚的原产地,也是广西最大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共70多万人。容县地貌类型复杂,各种地类兼备,有堆积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河流两岸为狭小的平原台地,山地丘陵向中部逐渐下降,呈中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递次分布,在中部的槽谷地带,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表切割强烈,无平坦辽阔的平原。容县县治设于容城,以县治为起点,陆程由公路至玉林地区驻地玉林市为57公里,公路铁路兼程至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为343公里,从公路直达南宁为340公里;公路至梧州为162公里,至广州市为414公里。水程由绣江下航经藤县,苍梧县至梧州市为203公里,从容信公路至广东省信宜再往雷州半岛之海安,里程为424公里,再渡海即至海南省之海口市。(名片图片来源)

  汉初属南越国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容县属合浦郡合浦县地。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将县境东北部之自良、古旺、大里、同江、思旺一带划出在苍梧郡下置鄣平县,今县地既属合浦郡合浦县地又属苍梧郡鄣平县地。建安八年(203年)设立交州,合浦郡合浦县和苍梧郡鄣平县归交州所辖。三国,容县属吴,为交州合浦郡合浦县地和苍梧郡鄣平县地。晋朝(公元281—420年),将合浦县分置合浦、荡昌二县,隶属交州合浦郡,今容县地属荡昌县地,县治所设于今容城城区。是容县地置县之始,距今1700余年。南北朝,前期(420—465年)荡昌县(今容县)属交州。南朝,宋泰始年间(465—471年),交州改越州后属越州。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改荡昌县为阴石县,置阴石郡,属石州(州治在今藤县),郡治设于阴石,是容县置郡之始。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阴石郡,改阴石县为奉化县。开皇十五年(595年),将今县地东北之鄣平县改为安人县。开皇十八年(598年),复改安人县为宁人县。开皇十九年,将奉化县改名普宁县,隶属扬州永平郡(郡治在今藤县)。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以合浦郡之北流县和永平郡之普宁县置铜州,州治设于北流县,又从北流县分置宕昌(容县地西南部)、新安(今容县地西部)二县,从普宁县分置渭龙县(容县西南部)。宕昌县建治不久便析入普宁县和渭龙县。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颁令各州县以所在地之名山大川命名,铜州境内有名山大容山,因改铜州为容州,州治由北流县迁至普宁县。贞观十一年(637年),将新安县划归渭龙县和普宁县。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将原属藤州辖下之宁人县更名欣道县,划旧容州管辖。此时容州领普宁、北流、陵城、渭龙、欣道和陆川等六县。开元中,容州升格为都督府,移容州郭下之北流县于西南60里,自此,北流县与普宁县、渭龙县载然分域。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容州改为普宁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普宁郡复改为容州。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置容州管内经略使,治容州,下辖容州(今广西北流市)、白州(今广西博白县)、禺州(今广西北流市东南)、牢州(今广西玉林市)、绣州(今广西桂平市南)、党州(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党州)、窦州(今广西

  容县大钟楼信宜市西南)、廉州(今广西合浦县)、义州(今广西岑溪县)、汤州(今越南谅山省)、岩州、辩州(今广东化州市)、郁林州(今广西兴业县)、平琴州(今广西玉林市)14州60余县。普宁县(容县)及渭龙、欣道县(其地大部在今容县地)均隶属容州。容县成为州治之始,随之成为祖国南疆的政治、军事重镇。五代十国,今容县地属普宁、渭龙、欣道县地,隶属容州宁远军。宋朝,开宝五年(972年),废欣道县、渭龙县,其地并入普宁县。皇祐五年(1053年)置容州路(领11州),建炎年间(1127—1130年)复设容管,普宁县为路、管治所驻地。元朝,普宁县地概有今容县地,隶属容州,当时容州领普宁、北流、陆川三县。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撤销普宁县,其地并入容州。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改容州为容县,隶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梧州府。自此容县之名沿用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28日容县解放后即属广西省梧州专区。1951年7月玉林专区与梧州专区合并,迁署容县办公,称容县专区,时容县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撤销平乐、容县两专区,分别设立梧州、玉林两专区,容县划归玉林专区管辖。自1971年至今,容县属玉林地区。行政区划编辑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后,容县行政区域仍称里,分为坊里、厢里、思传里、罗龙二里、罗龙一里、罗面里、波罗里、辛圩里、招贤里、顺德里和水源里等11个里,共辖村485个。民国元年(1912年)至20年容县行政区划沿袭清末旧制,至民国21年9月,广西省政府公布广西省各县甲、村(街)、乡(镇)、区编制大纲,凡十乡(镇)以上的县,依地方之山川形势及交通情况划为区,每区以十乡(镇)为原则,.随之县区划设区、乡、村。民国23年7月,广西省政府又发布《广西各县组织大纲》,规定除地面辽阔、形势险要之区域外,余每区以万户以上为原则,不足两区之县不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容县军政委员会成立。1950

  容县城区图年元月6日容县人民政府成立,进行划区、乡建政,设杨梅、南和、松山、自良四大区和容城镇。1950年8月行政区域有所调整,增设城厢区,将原为松山区管辖之思传、厢西乡,杨梅区管辖之峤山、江口乡和自良区管辖之十里乡划归城厢区管辖,原黎村区之灵山乡划归杨梅区管辖,容城镇为县直辖。1951年7月,容县土地改革结束,将原有区、乡重新划分,容县划分为10个区、一个镇、58个乡、286个村。容县辖15个镇,县人民政府驻北门街98号县政府办公大楼二楼。2005年6月28日,撤销容城镇、容厢镇设立容县容州镇:一、撤销容县容城镇、容厢镇。

  夜晚的城西路二、以原容城镇、容厢镇的辖区为行政区划设立容县容州镇,容州镇人民政府驻原容城镇金珠街(即原容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辖城西、西上、新北、新南、南大、城东、北门、城北、福船岭、城南等10个社区和河南、厢南、红光、东光、同古、礼信、厢西、周口、宁冲、大榄、三和、五一、大明、杨叶、华南、励志、峤北、千秋、木井、平坡等20个村。2013年01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宁市邕宁区百济乡等14个乡改镇建制的批复》(桂政函〔2012〕282号)文件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批复,同意容县十里乡、容西乡、浪水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容县十里、容西和浪水三个乡相继举行了撤乡建镇揭牌仪式,建镇后名称分别为十里镇、容西镇和浪水镇,撤乡设镇后原所辖行政区域不变。至此容县15个乡镇全部建制镇。序号区域名称面积序号区域名称面积

  1容州镇178.3平方千米9十里镇142平方千米

  2石寨镇148平方千米10浪水镇126.09平方千米

  3杨梅镇144.4平方千米11杨村镇204平方千米

  4黎村镇216平方千米12灵山镇131.72平方千米

  5容西镇40.8平方千米13松山镇133平方千米

  6六王镇183.36平方千米14罗江镇78平方千米

  7县底镇195.33平方千米15石头镇211平方千米

  8自良镇104平方千米

  地理环境编辑容县位于大容山和云开大山两大弧形山脉之间,东西南三面高,中部和东北部低,由南向东北微坡倾斜,平缓下降。县内山峦叠嶂,岭谷相间,河谷交错,丘陵起伏,是一个丘陵山地占优势的县。外廊呈北西—南东走向的长方形。容县地貌类型复杂,各种地类兼备,有堆积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河流两岸为狭小的平原台地,山地丘陵向中部逐渐下降,呈中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递次分布,在中

  容县夜景部的槽谷地带,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表切割强烈,无平坦辽阔的平原。境内河流由东南西三面汇集绣江,经南向东北流入藤县境。县西北部有大容山。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35公里。西南有天堂山,是云开大山支脉,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35公里。中部有都峤山,方圆34.19平方公里,其山体表面为风化后生物残迹膜而成紫黛色,为特殊的丹霞地貌,山内奇峰挺拔,狭谷幽深,山间洞壁相间,丹宫异彩,是容县游览主要景观。容县的地貌类型复杂,各种地类兼备,有堆积平原、台地、丘陵、山地等。容县的地质发展过程是海陆相争,海陆交替,由海变陆的发展过程,多期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给它增添了丰富多采的内容,从而构成了现今复杂的地质构造面貌。容县位于“云开古陆”西北侧,经历了加里东、华历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山四个构造发展阶段。古生代早期沉积的深厚的奥陶系,志留系砂页岩层,受到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广西运动的影响,地层产生了褶皱和断裂。

  人口编辑容县自民国16年(1927年)始有人口统计数据,当年总人口为289799人。解放前人口增长较慢,解放后则较快。1927年至1949年共增加33226人,平均年增长率为5.18‰,1950年至1989年,40年共增加了290097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6.15‰。其中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下降,年下降率为19.02‰,1962年至1966年为第一增长高峰期,平均年增长率为35.03‰,“文化大革命”期间为第二高峰期,平均年增长率为22.3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渐趋缓慢,人口平均年增长率在14‰左右。容县人口的性别构成,历来男性多于女性。在不同的时代,男女构成比例有程度上的区别。解放前,妇女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低微,一般人家不愿多养育女孩子,女婴被溺死较突出,造成男性多于女性20%左右。解放后贯彻婚姻法,宣传男女平等,男女构成比例为男性多于女性10%左右。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容县总人口62149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容城镇容厢镇杨梅镇灵山镇六王镇黎村镇杨村镇县底镇

  容县解放前,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下,农民受地主阶级的剥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949年粮食总产7275.5万公斤,水稻亩产205公斤。农业总产值1086万元。农业人口人均产粮238.9公斤,人均产值35.6元。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1951年实行土地改革,消灭了剥削制度,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接着领导组织农民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综合运用生产条件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发动容县农民群众打几仗农业攻坚战;20世纪50年代大力兴办水利建设,解决主要产粮区旱涝保收问题;20世纪6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开沟排水,推广种植稻底绿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为作物持续增产打下基础;20世纪70年代通过兴办氮肥厂、磷肥厂,大量组织使用商品肥料;20世纪80年代大力推广水稻杂优种,普及良种和其他耕作新技术,提高农业单产,农业生产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生产发展更快。1989年粮食总产21431.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7245万元,农业人口人均产值为1949年的8.5倍。

  黑五类大厦(2张)

  1992年,容县兴建容县高级墙地砖有限公司后改为广西都峤陶瓷有限公司,总投资1.4亿元,先后建成彩釉砖生产线和玻化砖生产线。除了原来的容县瓷厂、广西南山瓷器有限公司,容县还在西郊规划了陶瓷工业园区,吸引了中兴瓷厂等数家陶瓷企业前来投资办厂。容县是广西粮食高产县,1996年以来,连续6年实现亩产“吨谷田”县。容县是广西畜牧、林果主要产区,全县家禽出栏926.37多万羽,肉猪出栏30.28万头,猪苗销量108万头,其中霞烟鸡、三黄鸡畅销粤港澳市场。全县以种植沙田柚、荔枝、龙眼为主的水果面积达27万亩;以玉桂、八角、速生

  广西高林林业股份有限公司(2张)

  丰产林、腐竹为主的经济林面积35.7万亩;速生丰产林5万多亩。水果、玉桂、八角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容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市场的拉动,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品、机械、建材、日用瓷器、饲料、造纸等支柱产业。容县黑五类大厦是黑五类产业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该大厦集商务办公、酒店旅业、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设计上强调绿色、环保、现代气息,主楼22层,裙楼3层,1~2层为酒店配套用房,设宴会厅多功能厅;主楼4~14层以上为酒店客房,15~20层为办公用房,21、22层为两个中型会议室,地下室为车库及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为26623.71㎡,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3967.27㎡,地下停车75辆,建筑高度为89.90米。总投资约1亿元,项目于2010年元月4日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下半年竣工。大厦建成后,主要服务于黑五类产业园及容县经济开发区,将成为容县标志性建筑,并将成为容县对外开外的一个新的窗口,为容县的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带动整个容县经济的繁华和兴旺。1998年以来,容县以“三名”旅游开发为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旺县”战略,具有鲜明容县特色的“三名”旅游胜景初步成为两广、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旅游新热点。2008实现生产总值59.98亿元,增长13.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06亿元,增长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5亿元,增长22.3%;完成财政收入39416万元,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66元,增长1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227元,增长21%;万元GDP能耗约1.1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7.1%;削减化学需氧量2944吨,完成年任务的105.3%;削减二氧化硫549.4吨,完成年任务的104.9%。2011年容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3家,比上年增加51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77.5亿元,增长106.4%,增加值25.3亿元,增长77.1%。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10.4亿元,增长70.2%,增加值37.7亿元,增长46.8%。工业总量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12年容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48.3亿元,增长36.8%。完成工业增加值51.04亿元,增长14.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6.2亿元,增长5.9%。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粮食单产创下历史新高,总产量达23.3万吨。

  交通编辑容县的交通事业发展较早。汉代马援率军西征时,就开辟从广东经苍梧、容县、玉林、邕宁、龙州、凭祥到达越南北部的水陆通道。唐代在容县地置容管,治地与所辖各州县均有路相通,据史料载,元结任容管经略使时可乘“单车入蛮洞”。元时辟驿传路,容县有自良、绣江两驿站,从藤县经自良、容城至北流设水陆两路驿道。清光绪《容县志》载的桥梁遍布11里,乡村道路在跨过绣江及支流杨梅河、泗罗河时均设置横水渡。历史上陆路交通均是步行肩挑,间有驼运。民国1916年(1927年)容武公路筑成,容县始有汽车运输。水路方面,绣江航道贯穿县境中部,杨梅河、泗罗江两大支流纵贯南北。解放前,绣江可通木帆船及机动小客轮上至北流,下达梧州,杨梅河支流下段可通帆船,上段可通竹筏。容县的农副土特产品外运及日用工业品输入,绝大部分通过绣江运输。20世纪50年代以前,容县的货物进出口是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运输为辅。1952年水运为14300吨,而陆上汽运仅为42.7吨。20世纪50年代后期,黎湛铁路建成通车,容县客货运输流向逐渐从梧州转到玉林,水路运输逐渐减少。1957年县境内解放后第一条公路——松罗路筑成通车,尔后不断兴筑公路,发展公路汽车运输事业,1989年共有各种公路96条,总长780公里。与四邻县相通的路线8条,县内16个乡镇均有客车通达,94.9%的行政村可通汽车或拖拉机。1989年总货运量77.09万吨,货运周转量3481.76万吨公里;客运19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356万人公里。容县的水路运输自60年代以后,绣江上游各支流水土流失严重,流量逐年减少,航道淤塞,下游修筑坝抽水发电,20世纪80年代,船舶难于通行,交通运输已基本由陆路代替。容县是大西南通往粤港澳的主要陆路通道之一。容县至南宁240公里,至广州366公里,分别约3小时、5小时车程。容县等级公路里程达42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7.4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5公里,容县至广东信宜、容县至平南县二级公路建设基本完成,容县至藤县二级公路已开工建设;经过容县的广(州)南(宁)高速公路、洛湛铁路正在兴建。2011年,根据《中共玉林市委员会、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容县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玉委会〔2001〕37号)和《中共容县委员会办公室、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容县直属机关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容发〔2001〕39号),保留容县交通局。容县交通局是主管容县交通工作的容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水路

  绣江,珠江流域西江支流北流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境河段的别称(北流市境内称圭江)。发源于北流市平政镇上梯村云开大山双子峰,干流由南向北经北流市、容县、藤县,全长275公里。容县境内于大坪坡流入县境,经容西、容厢、容城、十里、浪水、自良六个乡镇,至石洞入藤县境流入西江干流浔江段。容县境内流域面积3551平方公里,干长74公里,河宽600米,最窄处60多米,比降在1/1500至1/2000之间,自然落差34米。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始,由于水库增多,加上森林植被逐年遭到破坏,河水流量显著减少,每遇大雨,暴涨暴落现象日益严重。70年代以后,下游修筑拦河坝,木船无法通行。1988年建成浪水电站,1990年于城东河段筑坝建容城电站。容城至杨梅江口10多公里河段,成为平均2米多水深的人工湖。

  绣江河(4张)

  绣江集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资源于一体,极具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是全线渠化通航500吨级至1000吨级船舶后,从上游北流勾漏洞顺流而下将容县真武阁、藤县石表山等景点连为一线,沿途风景迷人,将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2012年,玉林市开始实施绣江复航工程规划,绣江全段定级航道177公里,其中玉林市辖区92公里(北流15公里、容县77公里)。目前绣江复航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其中,容县港磨刀湾作业区进港大道已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并通过了投资评审。磨刀湾作业区,规划港岸线长两公里、纵深3.5公里、作业港区面积60公顷,设计1000吨级泊位28个,年吞吐量2000万吨。

  公路

  容县汽车总站[城西路78号]容县城南客运站[城南大道265号]容县城北客运站[城北路230号]容县三名客运站[城南大道265号]

  容县城南客运站(2张)

  容县城区1——10路公车、电动小巴士、电动三轮车容县县城交通:玉容一级公路,贯穿城南工业区;容岑一级公路连接广昆高速引路公路出口;容平二级公路连接城区与松山镇的通道,容信二级路连接城区中心与石寨镇往南区的通道,容藤二级路是城区通向东北镇道路,容(县)北(流)二级路是县城与容西镇联通的道路。城区泗登高架,城东高架。G80广昆高速、G324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铁路

  容县火车站邮政编码:537500历史:洛湛铁路2008年12月16日已铺轨至容县火车站,2009年7月1正式通车全线贯通。位置:距县城中环路约1公里。

  容县火车站归属:隶属南宁铁路局。铁路干线:洛湛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干线之一,洛湛铁路南端在广西岑溪分为两个走向:向西到玉林后与黎湛铁路相接;向南经信宜、高州、茂名,与三茂铁路相连。其中玉林线已于2009年7月1日开通营运,茂名线则仍在施工中。2010年8月17日11时45分,随着铺轨机把洛(洛阳)湛(湛江)铁路广西岑溪至广东茂名段的最后一节排轨铺在岑溪火车站的轨道上,洛湛铁路终于全线铺通。洛湛铁路岑溪到茂名段全长152.3公里,总投资约31.5亿元人民币,按国家Ⅰ级单线铁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140公里,预留电气化条件时速为250公里。工程于2005年12月18日动工,2008年1月16日从茂名开始铺轨,2010年6月19日进入岑溪市,2011年7月18日开通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