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岷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mxdz.gov.cn
  • 地        址: 城关镇和平街19号
  • 服务热线: 0932-7722390
  •         

岷县政府网简介

  岷县隶属甘肃定西市。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处东径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介于兰州、西安、成都三个顶点形成的平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区和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地中心。国道212线贯通南北,省道306线横贯东西,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交通要道。下辖9乡、9镇,国土面积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48.4万人(2013年),政府驻地岷阳镇。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中国当归之乡”之称,是中国有名的道地中药材主产区,境内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丹参等名贵中药材238种,尤以当归种植历史悠久,质量最佳,产量第一而闻名于世。2001年,岷县被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当归之乡”。行政区划编辑截至2013年,岷县共辖18个乡镇,310个村(社区)。其中9个镇、9个乡,分别为:岷阳镇、蒲麻镇、西寨镇、梅川镇、西江镇、闾井镇、十里镇、茶埠镇、中寨镇、清水乡、马坞乡、寺沟乡、麻子川乡、秦许乡、禾驮乡、维新乡、申都乡、锁龙乡。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是定西、天水、陇南、甘南的几何中心;地处东径103°41′29″-104°59′23″,北纬34°07′34″-34°45′45″。西北与临潭、卓尼、迭部三县相邻;东北和漳县、武山接壤;东南与宕昌、礼县毗邻,地处甘南高原东缘与陇中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在甘肃地理单元上划归甘肃洮岷区。全县总面积3578平方公里。

  气候

  岷县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向高寒湿润气候过渡带,高寒阴湿,植被覆盖很好,年平均气温为5.5℃,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16℃,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6.9℃;年降水量为635mm,雨水集中在7~9月;年无霜期123天,平均相对湿度68%,平均日照时数2214.9小时。

  地质

  地质构造岷县属西秦岭地槽皱系的北支秦岭海西褶皱带。经历了中生代的

  岷县地形燕山运动隆起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上升,方形成今日地貌的格局。其岩性以上古生代的海陆交相互层的灰岩、砂岩、泥炭、泥岩为主。在县西南部有新生代第三纪的红色岩层以及第四纪的黄土。黄土以洮河域为深厚。岷峨山、莫遮及闾井镇下草地出露的花岗岩为印支运动的侵入岩。地层岩石岷县境内地层,从晚古生代泥盆纪中期开始至新生代第四纪,均有出露。中生代缺失白垩纪。除第三纪和侏罗纪分别属于大陆山麓相和内陆湖沼相沉积外,其它各纪地层均属滨、浅海相沉积、变质程度较浅。侏罗纪以前的地层均为浅变质的板岩、砂岩、灰岩等。仅在浸入体的边缘和断裂带的两侧有接触变质的黑云母片岩、绢片岩、千枚岩和角岩以及动力变质的糜棱岩、角砾岩、压磷岩等。侏罗纪以前的部分地层受侵入岩和断裂构造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三纪地层分布于断层东北地区。三迭纪地层仅在断层西南有出露。县内地质分层岩、岩石两大部分。

  地貌

  特征岷县地貌属高原形态,西秦岭北支褶皱带。全县山地占88.8%,南有长江、黄河分水的岷峨山、大拉梁;北有洮河、渭河分水的木寨岭、岭罗山。全境山岭起伏,河流纵横,气势壮观。类型①侵蚀切割山区:主要分布在洮河流域及蒲麻河、湫山河、闾井河上游等区,海拔较高,山势陡峻,沟谷深,浅切割,中度侵蚀。相对高差在400—1000米之间。山坡为沉积、残积及第四纪薄层风积黄土覆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山脊岩体裸露,沟地少阶地,气温低,温润垂直带明显。植被以高山草甸,针、阔叶混交井为主。林、牧资源丰富。②高原形态山区:主要分布在班哈山以东至马坞广阔地带及迭藏河上游,海拔2800左右,地形起伏较缓,山势低缓浑圆,相对高差400米左右。山间有盆地、滩地、植被完好,以沼泽、草甸沼泽、草甸草原、山地草甸等为主。气温低而湿润,有发展牧业的良好前景。③河谷川台区:主要分布在洮河、迭藏河流域,地势平坦开阔,阶地Ⅱ—Ⅲ级,中部为川地、坪台。西川、南川、梅川以及东部的狼渡滩、后治滩,均为较大面积的川台区。洮河中游川台地区无霜期较长,是主要的农业精耕区。

  水文

  岷县全境水系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3个水系。属黄河流域的有洮河水系支流16条,渭河水系支流5条;属长江流域的只有湫山河水系1条。境内自产水大小河流22条,年径流量1亿立方米以上的2条,1000万—6000万立方米的10条,1000万立方米以下的10条。洮河为黄河一级支流。从本县西寨镇冷地口入境东流,经西寨、清水、十里、岷山、城郊、茶埠、折北过梅川、西江、小寨、中寨、堡子、维新等12个乡镇,于堡子乡占旗入临潭境,呈马蹄形,流域面积2177平方公里,流长83.5公里,平均流量120立方米/秒,比降0.24%。迭藏河为洮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分水岭大拉梁北侧。流长42.1公里,流域面积827.1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秦许河、绿叶河、南沟河、槽子河等,流径麻子川、寺沟、秦许、城郊入洮。年平均径流量2.2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7.16立方米/秒,比降25.4%。闾井河(榜沙河)是境内自产第二大河,属渭河一级支流,发源于西秦岭直拉梁北侧,流域面积713.7平方公里,境内流长54.8公里。主要支流有申都河、吊沟河、苛太沟河、下河、里河,年平均流量1.28亿立方米,平均流量4.05立方米/秒,比降14.6%.纳纳河自产第三大河,洮河次一级支流。发源于班哈山西侧,全长28.8公里,流域面积279.8平方公里。流径禾驮、茶埠;主要支流有耳阳沟、三沟、四沟、义仁沟、立哈等沟水,多年平均流量0.5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77立方米/秒。比降20.8%。

  土壤

  岷县土壤包括13个土类,19个亚类,45个土属,59个土种。①土壤特征:全境土壤包括地带性土壤、中苔原土壤、荒漠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等型。西北部洮河流域属陇中黄土高原南部,分布有黑土、麻垆土、黄绵土。西南部、中部绝大部分地区属甘南高原边缘地带,分布有亚高山草甸土、山地暗棕壤土、黑土。东部分秦岭山地带,分布有黑土、灰褐土、黑钙土、山地草甸土等。具有中国各土壤区划交汇过渡地带特点。②土壤类型黑土类:分布在海拔2500=3000米,涉及22个乡。面积253.78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7.3%,为本县主要土壤。土色黑灰,土体疏松,结构良好。黑垆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2700米左右的洮河沿岸山、川、坪台及河谷地带,面积89.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6.7%。土壤细而不粘,松而不散。黑钙土类: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2700米的闾井、申都、禾驮、寺沟等地阳坡及干沟台阶地上,面积18.4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52%,土层厚50~100厘米以上,多为壤质土壤。

  人口民族编辑截至2013年,岷县总人口48.4万人,有回族、藏族、东乡族、撒拉族、裕固族和满族等6个少数民族共1.5万人。

  自然资源编辑矿产资源

  岷县风光(20张)

  岷县处于岷礼大型金矿末梢地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锑、铅锌、花岗岩、石英、石灰岩、石油等金属、非金属矿产25种。有南北两条金矿带,南是鹿儿坝至崖湾金矿带,北是岷礼金矿带,涉及麻子川、寺沟、秦许、十里、西寨、马坞、锁龙、闾井、禾驮、申都、茶埠等11个乡镇,面积约100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马坞、锁龙、禾驮、多纳和鹿儿坝五大矿区。可开发利用的矿产有金、铅锌、花岗岩板材、石灰岩、砖瓦粘土等。截至2012年,全县已勘查探明部分资源储量的矿种有金、铅锌、花岗岩、石灰岩等,其中鹿儿坝金矿已探明资源储量20吨,禾驮乡的寨上矿点已探明金储量108吨,价值260亿元以上。[10-11]

  水能资源

  岷县全境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2.5万千瓦,其中洮河为黄河一级支流,也是岷县境内最大的一条过境河流,流经县内9个乡镇83.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5立米/秒,县内落差200米,理论电能蕴藏量为23.6万千瓦。

  植物资源

  木本植物岷县乔灌木树种共有32科,62属,139种。乔木64种,其中主要用材树有云杉、冷杉、落叶松、油松、华山松、红柳、酸刺等。

  经济树有花椒、杏、桃、李、苹果、梨、核桃等。果树多分布在洮河川台地及蒲麻、马坞河谷区,海拔2500米以下半山地及坝地。草本植物共87科、324属、646种。其中牧草520种,主要有珠芽蓼、羊茅、雀麦、发草、花苜蓿、山岩黄芪、密生苔草等,发展牧业条件良好。药材植物素有“千年药乡”之称的岷县,盛产中药材200多种。其中当归高产优质,驰名中外,贝母、红芪、黄芪、大黄、秦艽、羌活、泡参、柴胡、升麻、防风、黄芩、党参等,均属名贵药材。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岷县境内属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有蓝马鸡、麝、穿山甲、苏门羚、毛冠鹿、云豹、野山羊、猞猁、水獭等。此外尚有熊、野猪、豹、黄鼠狼、兔、狐、狼、刺猥等。野禽有鹞、鹰、鸠、鹊、锦鸡、雉、猫头鹰、杜鹃、啄木鸟、雁、水鸭等。鳞介类有重口鱼、银鱼、银斑鱼、齿鱼(闾井)、长江鱼、蛇、晰蝎等。家畜家禽家畜:牛、犏牛、牦牛、马、驴、骡、猪、羊、兔、狗、猫。家禽:鸡、鸭、鹅、鸽、蜂。

  经济编辑综述

  2012年,岷县完成生产总值19.19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11.2%,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31.0︰25.6︰43.4。

  第一产业

  岷县风光2012年,岷县增加值达到7.13亿元。全县种植中药材25.28万亩(其中当归10.72万亩),新增中医药加工企业3户、市级龙头企业2户、GMP生产线4条,中药材加工能力达到8万吨,中医药增加值达13亿元,同比增长23.8%,并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当归)”。种植各类牧草10.3万亩,累计建成蕨麻猪繁育养殖小区34个、林草放养鸡小区12个,新建各类养殖小区38个,注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发展规模养殖户1258户;发展中蜂养殖户2140户,养殖中蜂1.6万箱;全县畜禽总饲养量达到149.55万头(只);并建成了闾井特色养殖富民产业园、兰州原野农庄公司岷县马烨牧场蕨麻猪保种扩繁场、寺沟永珍畜牧养殖小区、清水结布村黑裘皮羊保种扩繁场等10多家龙头示范企业,畜草产业增加值达1.94亿元,同比增长27%。建成日光温室¬130座、钢架塑料大棚500亩(1500座),生产食用菌100万棒。

  第二产业

  2012年,岷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总产值3.63亿元,同2011年相比增长57.3%;完成增加值1.26亿元,完成销售收入2.94亿元,新发展私营企业28户,新增个体工商户650户。中医药产业板块岷县现有各类中药材加工企业121户,其中年加工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有7户,有1户制药企业和6户饮片加工企业的10条生产线通过GMP认证。全县中药材饮片年加工量2万多吨,占全县药材总产量的40%。中药材加工产品主要有药品、中药饮片、中药材提取物、化妆品、保健食品五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药材就地加工量占全县药材总产量的40%。矿产开发板块驮寨上矿点初步探明黄金储量108吨的超大型金矿,价值在260亿元以上。县内石门沟、牛沟、耳阳沟、窗崖四个矿区已探明石灰石资源10812.6万吨。通过招商引资,组建了天昊黄金有限责任公司、岷化金矿、山沟金矿等一批黄金矿产开发企业,实施了茶埠半沟铅锌矿开发项目,岷县闾井红柱石综合开发项目即将动工建设,同时建成了兰岷水泥有限公司、福昌石材开发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开发了花岗岩板材、水泥等一批工业产品。水电一体化开发板块岷县制定了洮河梯级电站开发规划,已建成金瓯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水电企业7户,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古城电站、清水电站、坎峰电站、刘家浪水电厂5号机组和龙望台电站,总投资1.3亿元的冰桥湾电站已经全面开工。这些电站建成后,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6万千瓦。同时谋划了扎马水电站项目、马崖水电站项目、黑虎河水电站项目等一批水电站项目。草畜产品加工板块岷县依托县内丰富的岷山红山叶草、猫尾草等优质牧草种植资源和岷县黑裘皮羊、蕨麻猪等畜产品资源,已建成了方正草业公司、岷山草业公司两户优质牧草加工企业,年加工草块3000多吨,扶持发展了康伊、天门山、泰和、康源等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企业(合作社),开发了红三叶、猫尾草草块、蕨麻猪等一批草畜加工产品。

  第三产业

  2012年,岷县共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升级改造20个,建成直营店10家;蒲麻、申都、禾驮3个乡镇农贸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旅游景区完成投资2822.9万元,创建三星级旅游饭店1家,发展农家乐24户,新建旅游公路两条6.8公里,全年共实现旅游接待人数57.2万人(次),旅游收入2.17亿元。全县第三产业预计完成增加值8.43亿元。

  社会事业编辑教育

  2012年,岷县制定出台了《岷县实施教育兴县战略的意见》和《2012年岷县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巩固“两基”成果,全力提升教育质量,积极向省上争取高考考生的优惠照顾政策,二本上线人数较上年增加124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4043万元,累计受益学生12.85万人(次)。

  医疗卫生

  2012年,岷县实施卫生项目64个,完成投资1.47亿元;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

  科技

  2012年,岷县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共申请专利20项,选派科技特派员158名。

  文化

  2012年,岷县实施文化广电项目7个,完成投资2915.5万元;“村村通”、“户户通”工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一年来,全县共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发稿件2237篇(条),其中在《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发稿58篇(条),省级新闻媒体989篇(条);市级新闻媒体1200篇(条);网络媒体发稿4585篇;县广播电视台播发新闻3695条,国家、省市采用572条。举办了首届“岷州文艺奖”评选及颁奖活动,巴当舞宣传片在全市广播电视评优作品中荣获一等奖,累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8个、农家书屋300家。

  社会保障

  2012年,岷县城乡低保保障面分别达到18.8%、23.1%。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226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55人。加大信贷力度,发放小额创业贷款1045万元、妇女小额贷款5657万元,扶持1700多人自主创业。为低收入人员办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1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了“五个一”活动,确保了灾区困难群众安全越冬。落实惠农政策35项,发放惠农资金8.09亿元。

  交通编辑岷县距省府兰州市267公里,距陇海铁路陇西火车站120公里,自古就

  建设中的“兰渝铁路”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之说,是通往兰州、陇西、陇南、甘南和四川的必经之地,国道212线、省道306线的交叉连接使岷县处在一个经济相互促进、文化相互渗透、观念相互影响的“四区八县”经济增长带中心位置,是甘肃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享有陇上“旱码头”之称。于2008年9月开工,2014年建成通车的兰渝铁路(兰州-重庆)、建设中的成兰铁路(成都-兰州)以及规划中的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都经过岷县。民俗文化编辑岷县是“洮岷花儿”的发祥地、“中国花儿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洮砚之乡”和“联合国民歌考察基地”。洮岷花儿、洮砚加工制作技艺、巴当舞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洮岷花儿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龙砚”经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洮砚。二郎山花儿会

  花儿会“花儿”是流传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古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花儿”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它是当地民众的口头音乐表达,在民间传承演唱了500多年。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影响的“花儿会”有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和二郎山花儿会。岷县花儿被联合国社教文卫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窗花岷县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岷县农村多是大方窗,有些殷实人家是“虎张口”的窗子,其上是正方形的窗格。贴窗花时,最上面一排空格留烟眼儿,贴“轱辘贯钱”、“对口空心花卉”、“空心花团”等。整个窗空四边是“角云儿”,斜角配方。每个窗格子上,都要按不同的色彩,对称配搭。窗花有各种花卉、十二生肖、人物传奇如《白蛇传》、《二十四孝》、《孙悟空大闹天宫》、《黛玉葬花》、《武松打虎》等。让巴掌大的方块上,展现出大千世界的画面来。其夸张、简约的风格,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岷县巴当舞巴当舞是汉族群众口唱古羌语(部分衍化为藏语)、手摇巴当鼓列队踏步而进行的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民间舞蹈。其历史渊源,最初来自古羌族的“祭山会”,是“祭山会”中最原始、最尊贵的礼仪。巴当舞中的巴当,是一种用鹿皮或羊皮加工的两面手摇鼓。巴当每年只在春节期间(初六至初十)舞蹈时使用,其余时间悬挂在厢房墙壁,不得随意敲动,不然惊动山神降祸于人间。在巴当舞中,最关键的人物是春巴。春巴就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领舞者,也是继承者和传承者。每适春节,从正月初六开始,岷县中寨、小寨、堡子等乡村的村民围在打麦场上,点燃篝火,跳起欢快的巴当舞。巴当舞演唱曲调汉、藏语夹杂,形成了浓郁地域风格和多民族特色。洮砚制作技艺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始于唐而盛于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洮砚洮砚以产于中国西北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其砚材主要产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喇嘛崖、水泉崖、纳儿、卡日山、扎甘崖等山崖上,又因卓尼县古为洮州辖区,故全名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石用以制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且硬度适中,具有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挥洒自如,浓淡相宜等优点。洮砚石色以青绿为主,尤以“黄标带绿波”为贵,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主要工序有采石、选料、下料、设计、制坯、开膛、合口、雕刻、打磨、上光、配盒。洮砚雕刻技法分为两路。东路派以雕龙为主,主要是岷县的堡子、维新等地;西路派以雕花鸟为主,分布在岷县及周边地区。岷县堡子、维新的工匠熔两派技艺为一炉,享有盛名。洮砚雕刻技法还渗合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木刻、石刻的篆刻技法。在制作工艺上镂空悬雕,游龙飞凤,更胜端砚、歙砚一筹,有“洮州石贵双照壁,端州歙州无此色”之说。

  旅游景点编辑自然景观

  岷县八景《岷州志》载有岷州八景,分别为:岷山积翠、洮水流珠、东坡晚照、叠藏长虹、西岭晴云、南峰霁雪、北岸温泉、龙潭皓月。二郎山

  洮河秋景二郎山原名金童山,据岷州志记载:“远山近山如削玉,山腰半坡晴云束,长途西去是洮州,松柏森林满幽谷。”赞誉的就是二郎山的景观,它隔洮河与岷山玉女峰相望,沿山脊有三峰起伏相联,因峰头曾筑在堡寨,依次被称为头、二、三寨子,最高峰三寨子拔地约200米。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整个二郎山绿树成荫,松柏林立,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二郎山山脊及东西坡面均被绿荫遮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树种有云杉、落叶松、杨树、杏树、柳树、李树及山梨等。1993年省林业厅批复建立的二郎山省级森林公园由二郎山、南川苗圃、北郊青年林三部分组成,总面积3081亩。南川苗圃风景区距城南5公里处,G212线旁,始建于1940年,总面积160亩,其中苗圃地65亩、护圃林带95亩。双燕生态旅游景区双燕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岷县的东部,总面积6.4万公顷,该景区涉及马坞、锁龙、闾井、秦许、寺沟5个乡(镇),马沿、马烨两个国营林场,包括双燕——沙金景区、柯汰沟奇石风景区、狼渡渡湿地草原景区、扎角自然风景区、马烨仓风景区五个子景区。

  古代遗迹

  秦长城二郎山上发现有秦长城遗址,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遣

  二郎山风景(17张)

  大将蒙恬率三十万众,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志》、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明代的《读史方舆纪要》和今人王国良的《中国古长城考》等各种文献都认为:“秦长城的起点在岷县”。二郎山上发现的秦长城遗址更是有力的证明。二郎山上还发现有多处古代墓葬,除宋墓、明墓之外,西北坡尚有汉墓群存在,同时还出土过长度在半米以上的巨型秦瓦。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草滩遗址:位于西江镇草滩村咀咀坡下的台地上。东临洮河,南为草滩沟。断面有灰层及人骨架暴露,出土有寺洼文化的马鞍形口沿陶罐,也有较多的齐家文化陶片。白塔山遗址:位于中寨镇下白塔村。东依白塔村,南临马崖沟,北为水沟。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100米,有齐家、寺洼类型出土。姚庄遗址:位于茶埠镇姚庄西南100米处,为一齐家文化墓葬区。黄土断层中可见人骨架,有不少泥质红陶随葬品出土。西坝遗址:位于梅川镇下西坝村。东靠学校南临洮河。有齐家类型的洮片暴露。红崖遗址:位于中寨镇红石崖村。东依红崖村,南临洮河,西为马崖沟,北为太平山。地表有丰富的彩陶片、红陶片及汉代神纹瓦片,有完整的陶器出土。山那树扎遗址:位于县城北10公里茶埠镇洮河西岸的一级台地上。东临洮河,南为将台小学、西为树扎村,北为山那村。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00米,文化层距地表0.5-3米,地表有丰富的彩陶片,黑色彩绘,并有少数的变体鸟纹和写实蛙纹图案。还有较多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出土。据暴露的器物分析,有庙底沟、石岭下、马家窑三种类型。葩地坪遗址:位于中寨镇葩地村。东依固堆山,西临中寨村,南为珠子沟,北靠中寨河。南北宽200米,东西长500米。内涵石器和陶器,彩陶的比例大。北面山脚处多墓葬,出土的文物有长颈鼓腹,饰火焰纹彩陶壶,为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198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物产编辑当归

  岷县当归岷县当归又称“岷归”,早在1700多年前就是极为珍贵的贡品,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农展会甘肃馆内为“岷归”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89年,岷县当归获世界博览会金奖;2001年,岷县被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中国当归之乡”;2002年,岷县当归获原产地标记认证,2003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04年取得了“岷归”证明商标,2005年通过了国家级GAP基地认证;2012年4月,岷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称号,示范产品为“当归”,成为全国唯一的当归标准化示范县。洮砚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山东鲁砚同为中国四大名砚。自宋代开采使用,深受历代书画家及文人的珍爱。其石出洮河上游喇嘛崖至岷县一带峡谷地段,因河水湍急,采掘不易,极为珍稀。宋著《洞夫清禄集》云:“洮河绿石北方最为贵重……得之为无价之宝。”洮砚石又名“鹦哥绿”,石质温润而坚密,发墨快而不伤毫,

  洮砚滋津贮墨不干不腐,且因石造型,绿翠雅丽,并以石表带“黄膘”者最佳。其除有实用价值外,还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黑紫羔羊黑紫羔羊因主产于以岷州地区,故又称"岷县黑紫羔羊"。宕昌县北部哈达铺、理川一片10多个乡镇与岷县接壤地区,属黑紫羔羊的中心产地之一,有黑紫羔羊数十万只。宕昌北部地区属青藏高原边缘的延伸部,山势平缓,海拔在2300以上,高寒阴湿,年平均气温6℃左右,无霜期90-120天,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秋季阴雨连绵,草山草坡面积较大,以禾本科为主的牧草生长茂盛,历史上即是著名的畜牧区,现为宕昌县畜牧业基地。黑紫羔羊是当地长期饲养的地方绵羊品种,体型属山谷型藏羊。黑紫羔羊体形较小,成年公羊体重30公斤左右,母羊只有28公斤左右。好的二毛皮,毛纤维从根到尖漆黑,光泽明亮,皮板薄而轻。所制裘衣为裘羊皮之上品,在国内外市场视为珍品,在省内外久负盛名。蕨麻猪蕨麻猪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甘南藏族自治州大草原境内的稀有猪种,因其主要采食蕨麻而得名。岷州地区的东山区闾津等地多湿地草场,也盛产蕨麻猪。因其具有肉质好、营养价值高的独特优点而越来越受到崇尚健康营养消费者的青睐。在市场上,蕨麻猪肉售价高达每公斤80元—120元,是普通猪肉的数倍左右,供不应求。浆水梨浆水梨,又名白梨。从明清时期至今盛行。据《岷州卫志》记载,早在清康熙年间,就列入“物产”果类,被人们视为生活中的主要经济树种。每年梨下树后,在不受重压的情况下,分层放入有草的竹筐内,置于避光阴暗处储存。待春节前后再取出来上市食用。食时,因长期在低温处存放,冻硬如石卵,需要在冷水里浸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剥掉外围冰层即在嘴里吸吮。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有梨园202亩,白梨树1.71万株,最高年份产量2100多万公斤。大力发展浆水梨,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丰富本地特有的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