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阳县政府网

  • 中  文  名: 灌阳县政府网
  • 官        网: http://www.guanyang.gov.cn
  • 地        址: 灌阳镇胜利路39号
  • 服务热线: 0773-4212129
  •         

灌阳县政府网简介

  灌阳县位于广西桂林东北部,北连全州,南接恭城,西靠兴安、灵川,东与湖南道县、江永接壤,地势南高北低,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全县总面积1837平方公里,辖3镇6乡,138个行政村和三个社区,1517个自然村,总人口29.1万人。县内的千家洞是世界瑶族的发祥地,是中外瑶族同胞寻根问祖的圣地。

  灌阳县灌阳县历史悠久,从在灌江两岸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38处看,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灌阳在夏、商、周属荆州之地,春秋、战国为楚南裔境。秦以楚南置长沙郡,灌阳隶属该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分长沙国为零陵郡,观阳县隶属零陵郡。灌阳自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建立观阳县后,各代隶属、分合、撤消、复置如下:西汉,隶属长沙国桂阳郡。东汉,隶属荆州刺史部零陵郡。三国,隶属吴荆州零陵郡。晋,仍隶属荆州零陵郡。南北朝,隶属湘州零陵郡。隋开皇十年(590)县废,与桃阳(一称洮阳,今全州县)合并为湘源县,隶属湘州零陵郡;大业十三年(617)析湘源复置为县,县名由观阳改称灌阳,县治迁徒今灌阳镇,仍隶属湘州零陵郡。唐武德七年(624)县废,并入湘源县,隶属江南西道永州;上元二年(675)复置为县,仍隶属江南西道永州。五代十国,后晋天福四年(939)县废,并入清湘县,先隶属永州,后隶属全州。宋乾德二年(964)复置为县,隶属荆湖南路全州。元,隶属湖广行省全州路。明,初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永州府;洪武二十八年(1395)征南将军韩观以瑶族滋事,远湖广,近广西,易平瑶乱为由,具奏改隶广西布政使司桂林府。清,仍隶属广西布政使司桂林府。民国2年废府设道,隶属广西省桂林道(后改称漓江道);15年后废道设行政区,隶属广西省第八行政区。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灌阳县于同年11月20日解放,12月12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属广西省(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专区。1970年桂林专区改称桂林地区,隶属桂林地区至今。

  灌阳县

  灌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缘,地处北纬25°10’32"~25°45’37",东经110°43’16”~111°20’13”之间。东与湖南省道县、江永县交界,从五雷打鼓北面500米处起沿高木关向南,经皇界岐、永安关、雷口关均有界沟、界堤等明显的省界标志;大排山、癞子山、九龙山、新隘子、葫芦顶、韭菜岭、天岭冲(冲天岭)、滑石山、四十八步、杉木顶、分水坳、野猪王、三峰山、天门岭、判官山、洋荷坪、凉伞界到野猪坪的脚踏三线,都是都庞岭的主山脊,山头连绵起伏,一脉相承,均以山脊倒水为界,是天然的省界线。南面由东至西从野猪坪、李笋界、田家界、定岗坳、蜜峰岩到界上,与恭城县相连。西南以苞谷界(狗爬界)与灵川县相望。西自北向南以大江岭、轿顶山、香炉石、银厂界、盘皇殿、十字坳与兴安县毗邻。北自东向西经油榨井、马脑壳、鹞子岭、红岗岭、丫婆殿、螺蛳旋顶、宝界山、分水坳至大江岭与全州县接壤。县境东北至西南最长距90公里,东南至西北最宽38.6公里。县治灌阳镇,按铁路里程计,距首都北京市2084公里、自治区首府南宁市627公里;按公路里程计,距桂林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桂林市159公里。全县总面积1863平方公里。

  气候

  县内总的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县多年年均气温为17.9℃。最暖年1963年,年均气温19.0℃;最冷年1976年,年均气温17.3℃,最暖月为7月,月均27.9℃;最冷月为1月,月均6.8℃。极端最高温度达39℃(1962年7月25日,1963年9月3日),极端最低温度-5.8℃(1957年2月11日,1977年1月39日)。县内年变化小,年均相对变率仅1%,月变化大,以1月最低,后气温逐升,至7月达到最高值,后逐降至次年1月达最低值。

  资源编辑土地资源

  文市石林全县土地总面积2794500亩,可利用率为85.4%,高出全国土地利用率74%、广西土地利用率71.2%的水平。其中耕地(1990年统计)239308亩(水田170801亩,占6.11%;旱地68507亩,占2.45%),占土地总面积的8.56%;林地1311855亩(以下均为1979年调查),占46.94%;园地5386亩,占0.19%;荒山荒地735842亩,占26.33%;村镇交通用地65598亩,占2.35%;水域28266亩,占1.01%;其他土地238215亩,占8.52%;难于利用土地170030亩,占6.08%。全县土地利用率为55.16%;还有大量的荒山、荒地、水域和部分其他土地可开发利用。

  矿物资源

  灌阳地处南岭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在漫长的地质历程里,海水进退频繁,沉积岩广布,多回旋的构造运动伴随着多期次的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据地质部门在县境内普查和局部勘探,发现矿种较多,矿床类型复杂,既有内生矿床,又有外生矿床,还有变质和多成因矿床,到目前为止,可开发利用的矿种有34种,各类矿点(床)136处,其中金属矿点86处,非金属矿点50处。

  水资源

  县水文站根据县气象站1957年至1983年资料计算,全县年均降水总量31亿方,人均9680方,为全国人均2780方的3.48倍。县内年产水量请看本志《水文》章。县内各地海拔不一,河流落差大,因而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据1983年调查,全县水能总理论蕴藏量为18.6万千瓦,可开发量6.24万千瓦,到1990年已开发2.0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32.53%。

  区划编辑

  灌阳县地图截至2011年,全县辖3镇6乡,13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1517个自然村。灌阳镇辖城北、城中、城南3个社区居委会;城关、莫家、胡家、鹤龙、上王、秀风、长坪、大仁、福星、文化、三联、仁江、仁柜、车田、仁狮、仁义、雷坪、仁合、鱼塘、马头、翻身、大源、徐源、苏东、仁渡、排埠江26个村委会。黄关镇辖黄关、中秀、唐官、李官、东阳、大竹山、陡水、兴秀、联德、正江、龙吟、大倚、猫儿石、商家、顺溪15个村委会。文市镇辖文市、大湾、西就、吉田、吉头、瑶上、月岭、玉溪、清塘、桂岩、勒塘、集全、北流、陈家坪、同仁、王道、昭仪、会湘、马莲、达溪、联合、月岭、瑶山23个村委会。洞井瑶族乡辖洞井、桂平岩、椅山、太和、石家寨、保良、野猪殿、大竹源、小河江9个村委会。观音阁乡辖文明、桃花、自振、大井塘、立强、盘江6个村委会。西山瑶族乡辖李家、罗家、鹰嘴、盐塘、小源、南江、茶源、北江、下涧、大坪10个村委会。新街镇辖新街、永富、马山、三树、车头、戈洞、龙炼、龙云、烈溪、邓家、龙中、石风、青箱、江口、虎坊、坪涧、娘北、飞熊、上甫、叶官、三江21个村委会。新圩乡辖新圩、桂阳、平田、新卫、光明、和睦、国豪、共耕、龙塘、潮立、龙桥、小龙、大龙、解放、合力、洪水箐16个村委会。水车乡辖水车、修睦、璃碧、伍家湾、官庄、合成、下泡、上泡、三皇洞、德里、大营、东流、江塘、同德14个村委会。人口编辑

  新街稻香现有考古资料表明,距今大约1万年至4千年前(即新石器时代),灌阳就有人类居住。后来,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灌阳这块“南蛮之地”逐渐得以开发,促进了定居人口的进一步发展。全县人口,宋时12172户,33921人。民国16年17535户,91908人;民国38年34914户,128605人。解放后,四次人口普查,1953年(7月1日零时止,各次普查相同。)36295户,136112人;1964年41097户,161524人;1982年57202户,234175人;1990年72106户,260790人。

  经济编辑农业

  灌阳插秧灌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于各种农作物生产。全县历年以生产粮食为主,兼顾其他作物。解放前,由于受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生产条件差,科学技术落后,因而农业不发达,农民生活很艰难。解放后,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注重发展农业,在逐步改变生产关系和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建立健全农业管理和技术推广机构,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如50年代兴修水利和深耕改土;60年代推广双季稻;70年代推广矮杆品种和杂优水稻良种;80年代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1136.6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4614万元,占全县整个农业(大农业)总产值7484万元的61.65%,是县内第一大产业。

  工业

  解放前,灌阳只有个体手工业作坊和工场,诸如打铁、酿酒、磨豆腐、制陶瓷、烧砖瓦、造土纸、织布、洗染和开矿等,1949年工业总产值40.71万元,仅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23%。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情况的好转,1953年至1956年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使工业生产有较快发展,195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42.8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3.29%,比1949年增长4.96倍。1958年工业“大跃进”,不顾县内有无原料资源和财力、物力及技术力量,同时兴建县炼铁厂、纺织厂、峡口水电站等16家国营工业企业和80家集体工业企业,职工最多时有3077人。1959年至1960年,因“左”的错误影响,国民经济处于困难。1961年至1962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停办11家国营工业企业和一批集体工业企业,1962年末职工减少到263人。1969年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五小(小钢铁、小煤炭、小化肥、小水泥、小机械)工业的指示,兴建了县文市煤矿、氮肥厂、水泥厂、电机厂等国营工业企业和各公社农机修理厂等集体工业企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国营、集体、个体、“三资”工业一起上,1990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3322家(其中“三资”企业1家,国营企业37家),工业总产值达6841.04万元(1990年不变价),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8.46%,比1949年增长167.04倍,比1978年增长3.57倍。

  交通编辑灌阳位于都庞岭和海洋山之间,境内山峦重叠,丘陵起伏。解放前,只有古道;交通呆便,人们来往靠步行,物资运输靠人挑、船载。解放后,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修路建桥,交通运输事业有较大发展,1951年11月13日全灌公路建成通车。至1990年全县修建公路26条,249.7公里。其中省道2条,91.2公里;县道3条,46公里;乡道21条,112.5公里。另外,还修建机耕路78条,213.4公里;马驮路7条,57.5公里。100%的乡镇和81%的行政村能通汽车和拖拉机,人行、货运基本实现了车子化。

  教育编辑

  灌阳高中隋大业十三年(617),灌阳始建县学,为广西创办县学最早的县。此后,历朝均有县学和私塾。明洪武八年(1375)始建社学,万历二十七年(1599)将旧学归永亭改为观澜书院;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办义学,乾隆元年(1736)创立龙川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书院为县立两等小学堂,是年私塾改立初等学堂计58所。建立民国后,灌阳先后创办县立女子完全小学,下乡区立高级小学(文市),二、三区区立高级小学(黄关),一、二区区立高级小学(城关)。民国20年,推行初等教育以普及为主,设施从简实用的原则,教育事业有一定发展。民国22年举办短期师范,培训师资,23年成立师范讲习所;26年创办国民中学。至37年,全县共有中小学校211所,学生7931人。解放以后,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扶植工农子弟入学,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入学人数成倍增长。至1966年上半年,全县有全日制小学279所,学生17128人;普通中学3所、农业中学9所,学生132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县中学由三·三”制改为“二·二”制,小学改为五年制,取消升学考试,实行推荐入学;行政上取消校长制,农村由“贫下中农宣传队”、县城由“工人阶级宣传队”管理学校;在教学上砍掉基础课程,否定教学中心、教师主导等原则,搞所谓开门办学,并提出“读小学不出村,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读大学不出县”等一套“左”的口号,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教育进行了整顿、调整和改革,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1982年实现脱盲县,1986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亦有新的发展,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

  文化编辑民间艺术

  灌阳古镇舞蹈长鼓舞:是西山瑶族人民的传统舞蹈,单人或集体表演。长鼓用泡筒木挖制,牛皮蒙成鼓面,两头鼓面直径各约20厘米,鼓身通长1至1.2米。表演时,左手紧握鼓腰,右手击鼓,上竖下斜,弓箭步,左右前后转动,前进后退,蹦跳穿插,快慢协调,与步伐合拍。加之锣、鼓、号角伴奏,气派雄伟。1955年参加省文艺会演,被评为三等奖。采茶舞:又名师公舞,流传文市、水车、新圩等乡镇。跳舞的人(一般6至8人),带上男女面具(鬼脸壳),以笛子和锣鼓伴奏师公牌调。初跳四方形,作采茶动作,四角转身穿插重复数次,后围起圆圈,动作由慢到快使劲追赶,乏力者退出淘汰,坚持最后一人为胜者。1958年由县文化馆整理,丰富了内容和形式,参加地区民间文艺会演,获节目三等奖。花灯舞:流传观音阁、洞井等乡镇,由10余人表演,演员左右手各执一碗形灯,出场后,舞台灯光微明或熄灯,演员执灯组成各式图案,时而成一条火龙,高低起伏,回旋游动,时而成数朵莲花或各种形状的火圈,演员边唱边舞,音乐优美动听。清唱又叫“坐唱”,是民间最简单的一种曲艺形式,艺人多在夏天夜晚到街头、村坊院落说唱,人群围坐静听,唱的内容多是桂剧中的一折或一出戏。这种“坐唱”形式在清朝和民困时期比较盛行,流传黄关、城关、新圩、文市、水车等地。婚、丧、祝寿以清唱桂剧、彩调为主,亦有配简单乐器演唱的。渔鼓表演形式简单,一人手捧渔鼓筒,一边拍打一边唱,唱中夹白。曲子是民间流行的小调。说唱自如,表演生动,县内各地流行。这种形式又可在舞台作节目表演,多种乐器伴奏。

  文物古迹

  狗头洞遗址狗头山狗头洞位于县检察院和县卫生局后,为泥盆系石灰岩溶洞。1982年2月,县检察院用此洞作仓库,将洞口炸开,洞内堆积层全部被取出,在堆积层中发现有犀牛、大熊猫、剑齿象牙残片、野猪牙和其他兽骨骨骸化石,石化程度较深,在洞口处还发现两件磨光石器。从动物化石石化程度和动物的组成性质看,石器与动物化石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当时洞内堆积物已被挖光,洞穴性质无据可考,但动物化石属更新世晚期。江头村洞穴遗址位于新街乡马山江头村后山腰处。洞内地面干爽,近洞口处发现石斧1件(长29厘米,宽、厚8厘米,有磨光痕迹)、石杵1件(长31厘米,厚9.5厘米),有明显使用痕迹,离洞口5米处有一厚层灰烬(火坑)。洞内发现独脚黑陶豆(灯)1件,地面散落有陶片和石片。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李拐山洞遗址位于水车乡水车村东南面约1公里处。山高约20米,山围约160米;洞口东偏南15度,洞口高2.3米,宽1.2米,内深约21米,宽约15米:洞内发现有石斧、石砗、陶片等,此山附近地面散布红陶片和石器。从发现的磨光石器看,此洞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五马山遗址位于水车乡夏云五马山下。1977年11月由自治区文物队和县文化部门组成的发掘队,与水车村群众结合,对该遗址进行探测和发掘,开探方9个,发掘面积200余平方米,出土一批约1万年至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物及圆角长方形半地穴房屋遗址。房屋木柱洞间距0.7米至1.2米,东西长4.7米,南北宽3.1米,为木栅栏结构,锥形顶。其地面低于原生土0.9米至1米,靠北角发现有火坑,坑内有0.6厘米厚的灰烬。距火坑1米处有斜形二级土坡,坡上有红陶片和黑色残缺的陶碗,屋坑内有陶片、石斧、石杵、石镞等,该遗址共出土文物383件。金家山遗址位于新街乡丁塘口张家湾村南,已被群众垦植,石器遗物暴露于地面或淤积泥中,散布在长约200米、宽约150米的范围内,西端未被开垦的草地上遗物较多。在此采集到陶器腿部、沿口等物和石斧、石凿、石环、石锤、砺石、穿孔石铲等文物213件,系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三角塘山坡遗址位于新街乡鲁草塘村南约75米,已被垦植和安葬近现代墓,文化层受到破坏,遗物暴露出地表,散布在山顶及西南山坡上。采集的石器有石斧、石凿等,磨光石器较多,打制石器较少,可推断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古城岗遗址位于新街乡湘溪村古城岗,含城子岭、城外山和湘溪村后西侧三个山坡,均有石器散布,较集中的为古城岗中央地段。该遗址均被扰乱,整个文化层被破坏。采集的石器有石斧、石铲、石凿、研磨棒、砺石、石镰、陶器和印纹坚陶片共84件,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1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岭头山坡遗址位于红旗乡三联杉树山村东。整个山形为中间隆起,四周坡度很小。遗物分布主要在东北面,地表采集的有磨光石器,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四方山遗址位于黄关镇东阳白沙村东约500米。地表散有遗物,多分布在西面和南面的山腰和山脚。采集有石斧、穿孔石刀、石片等石器,大小一般在长7至8厘米,宽3至5.7厘米,厚0.9至1.6厘米之间,器形较完整,均系磨光石器,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